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3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胆石病31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滋阴柔肝排石方、耳穴贴压及敷脐疗法共同施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老年胆石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老年胆石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1例和单用口服中药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9。...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口服滋阴柔肝排石方、耳穴贴压及敷脐疗法共同施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老年胆石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61例老年胆石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1例和单用口服中药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9.875,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胆石病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胆石病;滋阴柔肝排石方;耳穴贴压;敷脐

      胆石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   结构的改变及静脉营养的推广,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31例老年胆石病,并与30例单用中药口服治疗者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60~69岁25例,70~79岁5例,80岁以上1例;单纯胆囊结石2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8例。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0~69岁24例,70~79岁6例;单纯胆囊结石2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口服滋阴柔肝排石方:熟地20g,茯苓10g,山药15g,山茱萸15g,太子参30g,黄芪30g,炙鳖甲30g(先煎),金钱草30g,制大黄10g,炙甘草3g。每日1剂,分2次服。(2)耳穴贴压:取穴:分别取两耳交感、神门、肝、胆、胃、十二指肠等穴位。将胶布剪成0.6cm的小方块,耳廓用75%酒精消毒,把王不留行籽粘在胶布中间,然后按压在穴位上,每次选2~4穴,两耳同时或交替使用,每日餐后轻轻按压5min,或逐穴按压,每穴按压10~20次,疼痛发作时随时按压,注意不可用力过度,以免损失皮肤,以按压后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2~3天更换1次穴位。(3)敷脐:威灵仙、鸡内金、炮穿山甲、海金沙各20g,麝香1g。将上药分别研成末,混合均匀后装袋密封备用。每次取药粉4g,加精食盐0.5g混匀,用醋或高度白酒适量做成药丸。放入肚脐,用敷料覆盖加胶布或绷带固定即可。每日换药1次。

    1.2.2  对照组  口服滋阴柔肝排石方。药物组成及服法同治疗组。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有关标准制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粪便中有大量结石排出,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随访10个月未复发;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达1/2以上,结石变少在1/2以上,B超复查结石部分排出,随访6个月未复发;有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减轻,粪便中仅有少量结石排出,B超复查结石仅有轻微改变,随访6个月有复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B超复查结石情况无改变。

    2.2  疗效分析  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9.875,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胆石病可归属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胆石病患者由于体质衰弱,气阴亏虚,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用苦寒清利药,使阴津益损,正气益衰。正虚抗邪无力,结石不能排出,邪热不易清除,如治疗中还一味苦寒清解,攻逐利胆,有犯“虚虚”之戒、加重病情之虞。《谦斋医学讲稿》曰“肝为刚脏,非柔不克”, 故治疗中以滋阴益气、柔肝化石立法。本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滋阴柔肝,加太子参、黄芪益气养阴,炙鳖甲滋阴软坚,金钱草、制大黄促进胆汁分泌,溶石排石,以达消除胆石的目的。

    耳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灵枢·口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耳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联系,脏腑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循行通路反应到耳部穴位,压迫耳部穴位亦可达到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耳压法在此理论指导下,用生王不留行籽压迫耳部肝、胆、神门、交感诸穴,通过经络传导,疏利肝胆,恢复肝脏疏泄和胆腑通降下行功能,将结石排出。

    脐即神阙穴,属于任脉。任脉与督脉、冲脉一源三歧,为十二经脉始生,联系人体周身经脉,故有“脐通百脉”之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脐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性强。药物分子极易透过脐部皮肤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散入血液到达病所。敷脐方中威灵仙、鸡内金、炮穿山甲、海金沙等药物借芳香开窍之麝香引其直达病所,以助利胆溶石排石。

    本研究表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胆石病能获较好疗效,且经济方便,无痛苦,不需住院,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学组.我国胆石病十年来的变迁.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52.

    2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1-285. 

   作者单位:415300 湖南石门,石门县中医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毛江明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