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6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12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流行性感冒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ml+病毒唑0。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利咽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5天。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方法 将流行性感冒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ml+病毒唑0.6~0.8g+白霉素1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利咽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5天。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3 %和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流行性感冒; 治疗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在学校、单位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迅速传播。其特点为潜伏期短、起病急、症状重。常突发高热、咽痛、干咳、四肢酸痛、头昏无力。笔者对去年年底爆发的流行性感冒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18日~2007年1月18日本院收治的患者22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98例,女22例;年龄18~23岁,中位年龄22岁;病程2h~7天,中位病程2.2 天;其中高热(体温>39℃)28例,咽痛,扁桃体肿大35例,咳嗽咯痰27例,头身酸痛,疲乏无力30例。对照组100例,男82例,女18例;年龄18~24岁,中位年龄22岁;病程3h~6天,中位病程1.78 天;其中高热(体温>    39℃)25 例,咽痛,扁桃体肿大35例,咳嗽咯痰20例,头身酸痛,疲乏无力20例。实验室检查WBC+DC基本正常,部分患者中性粒细胞分类高于正常。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5%葡萄糖250ml+病毒唑0.6~0.8g+白霉素1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利咽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5天。清热解毒利咽汤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桔梗10g,芦根10g,葛根10g,柴胡10g,黄芩20g,元参15g,射干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桑皮叶各    10g,全瓜蒌10g,生甘草10g,杏仁10g,炒内金15g,桂枝4g。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血WBC+DC正常。显效:高热、头身酸痛,咽痛等症状消失,疲乏无力、咳嗽等症状未缓解。有效:所有症状减轻但未正常。无效:症状未缓解或加重。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120例,治愈99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82.5%;对照组100例,治愈51例,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治愈率5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27.06,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一次小的流行。去年冬季爆发的流行性感冒持续时间长,大约持续7周,病情重,易并发鼻炎鼻窦炎、咽喉炎、肺炎、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严重危害学校教职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教学进度。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疗流行性感冒是高校基层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流行性感冒大多采用西医抗病毒治疗,但疗效差、疗程长,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很好疗效。中医认为流行性感冒又称“重伤风”或“时行感冒”,是由风邪疫毒侵袭人体所引起的时疫感冒,多属风热症类。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生津利咽为主。方中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芩苷,能显著影响白细胞的多种功能;金银花、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助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效;柴胡、葛根、桂枝疏散风热、解肌和营以退高热;辅以杏仁、桔梗、瓜蒌、桑皮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板蓝根、大青叶、射干、元参、芦根等具有滋阴清热、生津利咽,抗病毒功效。 现代中药研究认为[2,3],清热解毒中药有消炎、抑菌以及降解、清除内毒素的作用,如黄芩、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调节免疫有独特作用,如甘草有糖皮质激素类作用而无毒副作用;大青叶、黄芩、金银花等抑制免疫功能,但当清除了致病的病原体后也能促进免疫功能。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感冒,治愈率高,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郎丽娟,王宁.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44-48.

2 贾博琦,鲁云兰.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68.

3 方肇庆.实验中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5-216.


作者单位:300132 天津,河北工业大学医院

作者: 冯丽, 蔡文, 贾金侠, 钱海燕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