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8期

黔东土家族地区66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土家族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方法对本科2004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66例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土家族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因素中,围产期因素致病理性黄疸比例占31。结论窒息缺氧是导致土家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土家族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方法 对本科2004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66例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土家族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种因素中,围产期因素致病理性黄疸比例占31.8%,而宫内窘迫、窒息所致者占22.7%;溶血所致者占30.3%,以ABO溶血为主,占24.2%;感染所致者占25.8%。结论 窒息缺氧是导致土家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

【关键词】  病理性黄疸;土家族;新生儿;病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60%~80%的正常新生儿可能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持续1~2周可自然消退,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危及生命或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故积极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病因构成不尽相同,黔东是土家族聚居地,本科2004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112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人数的33.5%,现对父母均为土家族、资料完整的66例高胆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均系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土家族新生儿患儿,男37例,女29例。入院日龄最小6h,最大24天。以3~6天入院者最多。胎龄<37周10例,37~42周54例,>42周2例。发病日龄<6天(早期黄疸)58例,>7天(延迟黄疸)8例。早发性高胆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最高为613.51μmol/L,晚发性高胆最高为469.9μmol/L。

    1.2  诊断标准全部诊断均符合  《实用新生儿学》关于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

    1.3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222.60~342μmol/L 46例(69.7%),>342μmol/L 18例(27.3%),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63例(95.5%),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增高3例(4.5%)。其中伴AST增高15例,ALT增高2例,总蛋白下降15例,其中<40g/L 3例。(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2例下降,64例正常。(3)Coombs试验:阳性17例,阴性49例。(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75%4例(6.1%)。(5)肝脾B超:肝脾肿大1例。(6)尿常规:全部均无异常。

    1.4  围产期因素  剖宫产19例,钳产1例,臀位产2例,滞产2例,顺产42例。其中胎膜早破8例,羊水污染12例,脐带绕颈12例,脐带扭转6圈1例。孕母乙型肝炎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

    1.5  黄疸病因统计  见表1。表166例高胆病因统计

    2  结果

    入院后釆用综合治疗: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输注白蛋白及控制感染、纠酸及治疗原发病,ABO溶血病予静脉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等综合治疗,乙肝感染转相应科室治疗。除1例生后即全身严重水肿、黄疸、肝脾肿大入院几小时即死亡外其余黄疸均消退,实验室查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门诊收治已发生胆红素脑病3例均治愈,总治愈率98.5%。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病因:本组资料显示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围产因素31.8%,溶血(以ABO溶血为主)30.3%,感染25.8%。作为经济落后地区,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围产保健不断加强,新法接生的力度加大,消毒隔离制度及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等措施的不断落实,使新生儿破伤风、肺炎、脐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思想意识仍落后,及外来人口为躲避计划生育,家庭接生仍存在,致使围产期因素仍为黄疸的主要因素。宫内窘迫和产时窒息,易并发羊水或胎粪吸入,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加重缺氧及酸中毒。而缺氧酸中毒抑制了肝酶的活性,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窒息后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2]如胃潴留、呕吐、腹胀、便秘等均可加重黄疸的程度,因此及时有效的复苏防止并发症发生可减轻黄疸。而溶血性疾病居第二,本组资料以ABO溶血为主,G6-PD缺陷者占6.1%,与文献报道[3]我国华南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G6-PD缺陷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12.3%~44.8%不符,可能与本组资料较少或少数民族地区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而感染性疾病仍为第三位,不可忽视。因我院条件有限,对不能作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的归于不明原因类。

    早产儿因肝脏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化酶不足,对胆红素代谢不完全,及胃肠蠕动弱,胎粪排出延迟,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而早产儿血脑屏障未成熟,在血胆红素接近171μmol/L时,有引起核黄疸的危险[4],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对早产儿黄疸干预应更积极。我院对早产儿自生后第1天起即每日用TCB监测黄疸情况,对处于某些病理情况下的新生儿,如新生儿窒息、败血症、溶血、酸中毒、高热、低蛋白血症等,参照“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5]进行早期干预,积极寻找病因,应用肝酶诱导剂、光疗及控制感染、纠酸等综合治疗,除门诊收入已发生胆红素脑病3例外,住院病人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

    总之,新生儿窒息、缺氧、溶血、感染等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且常见的病因。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推广新法接生,降低围生期窒息,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早期新生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大,胆红素易于透过,而窒息缺氧、感染、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增加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4]。故对早期黄疸及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自生后第1天即利用TCB监测黄疸情况,进行早期干预,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疾病,对避免和减轻黄疸,从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9.

2 孙梅.新生儿窒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5,22(1):27-29.

3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63.

4 李礼.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9):1023.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0,39(3):184-187.


作者单位:565200 贵州德江,德江县人民医院

作者: 杨珍,沈应杰,安黔洪,牟翠容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