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0期

心电图在心脏病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30mm是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ECG指标。RV6/SV1≈1,加上肢导联最大R波与最大S波振幅之和30mm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参考。结论ECG对心脏病病因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病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为了明确心电图(ECG)对心脏病病因诊断的作用,探讨ECG的某些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75例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病因的心电图鉴别,研究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动脉导管未闭等3种疾病的QRS振幅变化特征。结果 RV6/SV1≥2是鉴别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另两种病因的较理想的指标;肢导联最大R波与最大S波之和>30mm是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ECG指标;RV6/SV1≈1,加上肢导联最大R波与最大S波振幅之和<30mm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参考。结论 ECG对心脏病病因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脏病;病因;左室容量;心电图;QRS波

    ECG是记录心脏电激动过程的检查方法。现将益阳市中心医院近10年来75例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病因的ECG QRS波振幅改变的特征分类进行对比。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病因患者共75例,男49例,女26例。年龄16~51岁,平均31.6岁,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3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

    1.2  方法  采用日本产ECG-6511工作仪,常规12导联测量对应收集V6R波、V1S波振幅,及肢导联最大R波、最大S波振幅;进行RV6/SV1对比,肢导联最大R波与最大S波振幅之和值对比。

   2  结果

    3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均有RV6/SV1≥2,均无SV1>RV6。肢导R最大+S最大<30 mm。2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中,28例呈现RV6/SV1≈1,1例RV6≥1。

    8例动脉导管未闭病因中,7例RV6/SV1<1,1例RV6/SV1≈1;肢导联中最大R波与最大S波振幅之和均大于30 mm。

    3  讨论

    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绝大多数ECG图形异常,只是反映心脏病变的某一具体现象,而不能说明病变的原因(即不能进行病因诊断)。近些年来,随着彩色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多普勒等项检查技术的应用,人们又更多地依赖这些新仪器而忽视了ECG对许多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或辅助诊断的倾向,并有学者过多地强调前者的优越性和后者的局限性。其实,上述看法是不够全面或者不切实际的。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多数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详细的ECG检查和分析,并密切综合临床情况和物理检查及X线检查还是有可能作为较为明确的心脏病病因诊断的。75例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心脏病病因中,QRS波振幅变化RV6/SV1≥2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敏感性最高(100%),明显高于另两种病因。然而,如SV1>RV6,则ECG不支持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肢导R最大+S最大>30 mm是鉴别动脉导管未闭与另外两种病因的较好ECG指标;此外,如RV6与SV1振幅接近,加上肢导R最大+S最大<30 mm,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参考。再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的ECG虽同样表现为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图形,但结合听诊及X线检查(前者系心内分流可出现主动脉弓萎缩、肺动脉段突出。而后者系心外分流,则与前者X线征象有所不同),也可能作出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且如上所述,ECG检查有时亦可代替某些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测等。关于类似的实例还有很多,故ECG等基础的诊断法不仅因为价廉、简易更符合国情,而且因为对心脏病的诊断等仍有不可低估的实际价值。再者因一切应用医学均需扎根在基础医学研究之上才有生命力。所以对其仍有继续或重新加以重视之必要。


作者单位:210031 江苏南京,南京市浦口医院

作者: 刘必祥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