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2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具有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以往认为肌瘤的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我们......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具有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以往认为肌瘤的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我们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5月~200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并自愿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者173例。妇科检查及B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服药前相关检查后心脑血管、肝肾功能正常,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无内膜病变。患者年龄33~54岁,子宫体积增大如孕50~90天大小。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贫血、尿频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采用汤春生等建议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自月经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分别行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同时记录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与药物有关的任何副反应。

    1.3  计算方法  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cm3)=0.532×a×b×c(公式中a、b、c分别代表子宫或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计算最大肌瘤的体积作为代表性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173例患者服药后159例出现闭经,14例患者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136例患者贫血症状明显缓解;118例患者尿频症状亦明显缓解。用药前后子宫大小及肌瘤缩小情况见表1。表1  用药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缩小情况 注:服药后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有33例患者早期出现轻度恶心,给予加服维生素B6(每日3次,每次10mg)后继续服药症状消失。21例患者出现潮热、多汗等绝经后症状。无肝功能异常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患者出现。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炔诺酮11-β-二甲基-氨基-苯基衍生物,口服后药物吸收迅速,其半衰期长达25~30h。进入人体后,米非司酮在细胞色素P450酶3A4的催化下,发生去甲基化和羟基化作用,并最终代谢成为单去甲基化、双去甲基化及羟基化物,以上三种主要代谢产物对人孕激素受体具有较大的亲和力[1]。服用米非司酮后子宫肌瘤的孕激素受体(PR)明显减少,同时雌激素受体(ER)也随之减少。血清孕激素、雌激素维持在卵泡期较低水平,从而使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效应明显降低,导致肌瘤体积缩小[2]。 Harrison-woolrych等研究发现,未经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中,于黄体期时肌瘤组织中EGFmRMA含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肌肉组织。经米非司酮治疗后,肌瘤组织中EGFmRMA含量降低,说明同时存在雌、孕激素时,EGF表达增强,米非司酮能阻止EGF基因表达,这可能为米非司酮促使肌瘤缩小的又一机制[3]。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在国内外已有多篇报道。迄今药物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有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中药桂枝茯苓胶囊,前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雌激素症状等副反应,中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不满意且月经量较多[4]。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的缺点,故目前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但米非司酮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并可纠正贫血、减轻盆腔充血,可于术前用药,利于手术进行,尤其是对于术前贫血严重不能及时进行手术的患者。对围绝经期、肌瘤较小的妇女,可通过服用米非司酮提前闭经,具降低手术机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汤春生, 董建春.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评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17(3):136-137.

2 杨丽君, 魏佳雪.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17(3):146.

3 Harrison-Woolrych ML,Charnock-Jones DS,Smith SK.Quantification of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for epidenrmal growth in human myometrium and leiomyoma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4,78(4):1179.

4 詹美色, 翁如林, 刘瑞爱.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06,21(13):1788.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包头,包头市铁路医院妇产科

作者: 粘桂霞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