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4期

眼部肿瘤的B型超声诊断(附2例报告)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笔者应用10兆超声显像仪对10例眼球突出,疑为眼部肿瘤的病人进行了检查。虽非眼科专用超声仪,仍取得了较好效果。10例中经超声检查,排除了5例,其余均得到了证实。虽然目前CT检查是诊断眼部肿瘤的最理想方法,但就应用情况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一机多用,分辨力较好,解决了不少眼科疑难问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笔者应用10兆超声显像仪对10例眼球突出,疑为眼部肿瘤的病人进行了检查。虽非眼科专用超声仪,仍取得了较好效果。10例中经超声检查,排除了5例,其余均得到了证实。虽然目前CT检查是诊断眼部肿瘤的最理想方法,但就应用情况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一机多用,分辨力较好,解决了不少眼科疑难问题。为眼部肿瘤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  眼部肿瘤;B型超声


    超声波自1956年首次应用于眼科以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眼科专用仪器的不断改进,使超声显像已成为眼内及眶内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尤其是对眼部肿瘤的诊断价值已公认。我们应用10兆赫彩色超声显像仪对眼部肿瘤进行了探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使用仪器  飞利浦4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兆赫。

    1.2  方法  采用直接探查法,进行横向、纵向及多向扫查。

    1.3  病例来源  临床上眼球突出,高度怀疑肿瘤者10例。均进行了B超探查,其中炎性假瘤2例。球后皮样囊肿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其余均非肿瘤所致。

    2  典型病例

    例1,男,54岁,左眼球突出半年余。临床检查视力及眼底正常。超声所见:左眼球后外下侧可见一25mm×26mm的圆形液性暗区。其边缘较光滑,暗区内可见有点状回声显示。X线拍片未见骨性物质显示,结合临床资料和超声征象。B超诊断:球后囊性肿物(皮样囊肿可能性大)。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例2,女,2岁。因双眼球逐渐突出及失明而来诊,临床所见:双眼球明显突出,可见黄白色瞳孔(猫眼)。超声所见:右眼玻璃体暗区内可见10mm×13mm的强光团反射,边缘不甚规整。左眼玻璃体内可见15mm×18mm的密度不均,边缘不规整的实质性肿物。多向探查可见肿物与视网膜相连。并可显示肿物已侵犯球后壁,其后回声明显衰减,结合临床资料和超声征象。B超诊断: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及病理均证实了超声的诊断。

    3  讨论

    超声显像对眼球突出的病人是一项重要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别眼球突出的原因。本组中5例眼球突出患者。临床疑为眼内肿物,经B超检查予以排除。眼球突出可见于多种情况,其中一部分为眼部肿瘤。B超是除CT外鉴定眶内病变包括软组织病变,在术前鉴定、定位和诊断眼眶肿瘤的仅有方法。同时也是屈光音质不透明时鉴别眼内病理改变的唯一工具。对眼内肿瘤的发现率为95%,对眶内肿瘤的发现率为99%。

    3.1  眼内肿瘤  B超对眼内肿瘤的检出和排除有显著的可靠性。本组病例肿瘤的检出和排除证实了这一点。本文报告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小儿眼内恶性肿瘤,发病为15000分之一。B超对其有良好的显示性。Sterns等认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有两种波型,实质性为早期肿瘤,囊性为晚期病例。本文报告的病例为实性回声,但术后及病理报告为晚期。所以,我们认为,实质性者并非均为早期肿瘤,还有人把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内部回声分为三型。(1)实质性较强回声。(2)在实质性回声中可见类结石强回声,其后有声影。(3)混合性回声,并反指出了B超对视网膜母细胞不仅具有一般性辅助诊断意义,而且具有早期发现小病灶的可能,本文病例的左眼屈光间质已不透明,但B超仍能清晰地显示眼内肿瘤的大小和范围,并能迅速作出诊断,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这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及的。

    3.2  眶内肿瘤  本文报告的皮样囊肿。据文献报道B超诊断的准确性为65%。B超可以提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和范围。特别是当X线片未见骨质改变时,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诊断。本文病例证实了这一点。

    B超在眼科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眼内和眶内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虽然在提示眼内、眶内肿瘤方面,目前CT是最理想的方法,但超声显像对某些具有特殊声学构造的肿瘤可作出组织学诊断。并因其使用方便,准确、迅速。对病人无痛、无害而深受欢迎。


作者单位:136200 吉林辽源,辽源市中医院超声科

作者: 高萍, 崔 斌,刘凤兰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