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4期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的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脑肿瘤。本文介绍5例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结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CT和MR、MRS是主要诊断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脑肿瘤。本文介绍5例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的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CT和MR、MRS是主要诊断方法。对于癫痫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灶占位效应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或难以排除脑肿瘤者,均予以手术治疗。

【关键词】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诊治体会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自2004~2007年经CT和MRI误诊为脑肿瘤的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病人5例,均予以手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3例,女2例;年龄10~45岁;病程1~5个月,其中1例患者因鼻炎行CT检查发现颅内占位而住院治疗。其余病例近期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史。

    1.2  临床表现  头痛4例,癫痫3例,肌力减退1例。

    1.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血常规:白细胞均正常。3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及生化均正常,脑压测定2例>180mmH2O。头颅CT平扫:结节状低密度影3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影1例;有灶周局部或环形水肿2例,大片水肿1例,无水肿2例;增强扫描4例呈环状结节状强化影,1例无明显强化。MRI:均呈等或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占位效应较轻,边界模糊,强化不明显。病灶部位:额叶3例,顶叶1例,额顶叶1例。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炎性肉芽肿。术中尽可能避开脑功能区,以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术中见病灶分界较清楚,质地较韧,血供不丰富,周围脑组织水肿轻重不一。术前3例癫痫发作病人术后随访3年,未见癫痫发作,1例肌力减退者术后仍有轻瘫。

    3  讨论

    假瘤型炎性肉芽肿感染征象隐匿,早期不易诊断,患者常以颅内高压、癫痫发作及局部占位等症状就诊,症状与脑肿瘤极为相似,常易误诊。假瘤型炎性肉芽肿感染的感染灶在感染过程中处于间歇期或静止期,其病理改变为肉芽肿形成,在脑内往往难以吸收而产生脑水肿、颅高压、癫痫等症状。

    脑脊液的性状及成分改变在颅内感染中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但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的脑脊液则往往无异常改变,其原因为病人处于病程的假脑瘤期。尽管如此,对术前不排除颅内炎性感染占位者,需常规行腰穿检查脑脊液,以尽量找到有关诊断依据。

    由于假瘤型脑炎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故头颅CT常显示为一种非特异性改变,平扫常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模糊,病灶周围水肿,但占位效应及病灶强化扫描大多不明显,可见小结节状或环状密度增高影,当CT扫描不易鉴别于胶质瘤时常需测定CT值,也可行动态CT扫描,一般胶质瘤的CT值略高于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同时胶质瘤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脑回不强化。虽然MRI及MRA也常常不易区分脑肿瘤及假瘤型炎性肉芽肿,但它较CT容易区分液化和坏死,并且对脑组织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当临床怀疑为颅内感染性病变而头颅CT扫描不能排除脑胶质瘤时,应行MRI检查,以争取明确诊断。另外,如有条件,可行MRS进一步检查。因为MRS能够区别在常规MR上表现类似的脑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其准确率可高达95%~100%。结合常规MR表现更能增加诊断的准确性[1]。因为Cho波改变是脑肿瘤特异性的标志,Cho波增高和Cho/Cr比值增高强烈提示脑肿瘤。

    对于癫痫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灶占位效应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或难以排除脑肿瘤者,均予以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鱼博浪.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作者单位:343000 江西吉安,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 詹新华,肖志刚,王 莹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