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3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5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西医治疗方法及药物颇多,但尚无公认满意疗效。笔者从2003年3月~2006年3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若症状阳性而肛诊及前列腺二项中有一项阳性即可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症状复杂,病势缠绵,顽固难愈且易复发。目前临床西医治疗方法及药物颇多,但尚无公认满意疗效。笔者从2003年3月~2006年3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45例中30~40岁26例,41~50岁12例,51岁以上者7例。病程1年之内18例,2~3年15例,4年以上12例。(2)症状:以小便频数,排尿不畅,尿道灼热痛,并放射到龟头部为主者21例;以尿道会阴肛门部坠痛不适为主者15例;以腰骶部酸痛和小腹胀满重压感为主者9例。(3) 肛诊:前列腺不平整,质硬。中央沟复浅消失。局限性压痛。(4) 前列腺液检查:6.610个/HP。若症状阳性而肛诊及前列腺二项中有一项阳性即可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

    1.2  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

    1.2.1  药物组成  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0g,乌药10g,王不留行12g,赤芍15g,当归15g,地龙10g,水蛭10g,穿山甲10g,细辛10g。以上药物水煎两遍,将2次药液混合浓缩至100ml备用。

    1.2.2  治疗方法  灌肠前先净会阴及肛门周围,病人取膝胸卧位, 将100ml药液加温至38℃~40℃左右注入灌肠器,用10号导尿管插入肛门10cm左右,缓慢注入直肠,灌注后取仰卧位,并嘱病人做提肛运动30次,每日灌肠1次, 并用远红外线、周林频谱仪进行照射30min后再休息30min, 30次为1个疗程。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肛检前列腺无压痛,质地变软,腺体恢复正常或改善,前列腺常规,白细胞<5个/HP;卵磷脂小体(+++)。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前列腺液白细胞≤5~10个/HP;卵磷脂小体增加或正常,触诊腺体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前列腺液检查,触诊腺体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显效23例,显效率51%;好转19例,好转率42%;无效3例,无效率7%;总有效率93%。

    3  典型病例

    患者,35岁。腰酸腹胀痛,周身乏力,排尿不尽,会阴部不适,性机能减退2年余。曾服前列康等药物效果不显。查体:外生殖器无异常,肛诊前列腺表面饱满,有触痛,中央沟清晰。前列腺液白细胞50~60个/HP, 卵磷脂小体少许,前列腺B超4cm×3cm×2cm,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前列腺液白细胞8~10/HP,卵磷脂小体(+++)以上,前列腺B超示,无明显变化,至今未再复发。

    4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年男性常见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腺管阻塞,腺体纤维化和炎性腺液潴留,抵抗力降低使病原体易于感染所致,属中医淋病范畴的血瘀气滞或瘀血化热症。自拟以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为总则,用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乌药、王不留行、地龙、水蛭、穿山甲具有解热、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促进修复等作用; 配赤芍、当归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同时能促使白细胞功能和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加入细辛使诸药相须充分发挥其活血化瘀,通淋散结的生物作用,即改善了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率,调整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紊乱,又能解除前列腺阻塞病灶所致的肌肉痉挛和疼痛,并能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使增生性病变组织软化和吸收。

    本方配伍严谨,标本兼治,给药途经简便,病人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肝肾无损伤,而且见效快,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外治疗法,前景广阔,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单位:067000 河北承德,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 潘玉华,吴松柏,丁艳铃,李凤侠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