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3期

2001~2006学年静安区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报告*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001~2006学年本区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及流行趋势,为干预及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1~2006学年本区学生伤害的个案调查表。(2)伤害特点:性别以男生为主占74。性质2001~2005学年以外伤、骨折居多,分别占46。...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2001~2006学年本区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及流行趋势,为干预及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统计分析2001~2006学年本区学生伤害的个案调查表。 结果 (1)逐年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0.47/10万、25.40/10万、398.53/10万、423.58/10万、462.77/10万、557.35/10万。(2)伤害特点:性别以男生为主占74.43%;年龄以15、16岁居多,分别占12.02%、11.07%;类型前2位依次是碰撞、跌落,分别占58.21%、23.66%;性质2001~2005学年以外伤、骨折居多,分别占46.46%、36.62%,2006学年以骨折、擦/挫伤居多,分别占48.44%、23.44%;部位以上肢、下肢、头面部多见,分别占34.85%、31.57%、28.79%;时间以下午、上午多见,分别占41.22%、35.31%;作息时间以课(午)间休息多见,占42.56%;2006学年按小时分析,10:00~11:00、12:00~13:00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19.53%、14.84%;场所以学校为主,占79.96%;2001~2005学年原因以非体育性为主,占72.98%,在非体育、体育中90.66%由不慎引起;2006学年以消遣、体育活动多见,分别占45.31%、39.06%。 结论 目前本区学生伤害报告制度基本形成,嬉闹玩耍中不注意安全、跌落是学生伤害的主要原因,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安全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常抓不懈。

【关键词】  学生; 伤害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report of student injury in Jing’an district of Shanghai (Academic year 2001~2006)

    GUO Ya-wen,HE Yong-pin,ZHANG Hong,et al.Public Health Bureau of Jingan District,Shanghai 2000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port 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student injury in Jing’an district from academic year 2001 to 2006,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Us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ase questionnaire of students injury in Jing’an district from academic year 2001~2006.Results  (1)The reported incident rate of these years are 20.50/100,000,25.40/100,000, 398.53/100,000, 423.58/100,000,465.38/100,000 and 557.35/100,000.(2)Injury characteristics:most were male, with 74.43%. Most were in the age of 15 and 16, with 12.02% and 11.07% respectively. The top two injury types were hit and fall, with 58.21% and 23.66%. Most were trauma and fracture, with 46.46% and 36.62% respectively from academic year 2001 to 2005. In academic year 2006,most were bruise and contused wound, with 48.44% and 23.44 respectively.Injury parts mostly were upper limbs, lower limbs, head and face, with 34.85%, 31.57% and 28.79%.Respectively injuries often happen in afternoon and morning, with 41.22% and 35.31%. Most were in break-time of school, accounting for 42.56%.The top time section was 10:00~11:00 and 12:00~13:00,with 19.53% and 14.84%.The most places were in schools, with 79.96%. Most were not caused by sports with 72.98% and most were caused by carelessness with 90.66% from academic year 2001 to 2005.In academic year 2006, most were caused by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with 45.31% and 39.06%.  Conclusion  The injury report system of Jing’an district is established.Carelessness in entertainment and fall were the most causes of student injury. Safety education and developing safe schools is a long process.

    【Key words】  student; injury

    伤害是导致世界许多国家青少年死亡、伤残的首要原因。调查本区学生2001~2006学年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干预学生伤害提供依据,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伤害的个案资料  来源于各学校上报区疾控中心(CDC)的学生伤害个案调查表,由学校卫生老师和区CDC专业人员共同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1.2  伤害的报告标准  到医疗部门就诊。

    1.3  伤害调查内容  按照市疾控中心要求填写、上报,在伤害类型、原因等项目调查时,若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则按照最主要或最严重进行分类。

    2  结果

    2.1  伤害概况  我区于2001学年在学生中开展伤害监测,2001、2002学年漏报较多。2003学年学生伤害防制工作立项,强调伤害报告的重要性,在各学校普遍落实伤害报告工作。2006学年起,监测数据为进一步与社区伤害结合、与ICD10分类结合,依据市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有关调查内容进行调整。2003~2006学年伤害发生率为151.26/10万,逐年分别为398.53/10万、423.58/10万、462.77/10万、557.35/10万,见表1。性别分布:男、女生分别占74.43%、25.57%,死亡率分别为688.06/10万、227.93/10万,除2001、2002学年外各年度均表现为男、女生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和表3。年级和年龄分布:年级以初二至高二多见,均占10%以上,高二最多,占12.21%;年龄分布以15、16岁居多,分别占12.02%、11.07%,在小学生中相对较低。见表4和表5。

    2.2  伤害的特点

    2.21  伤害类型  报告伤害11种,以碰撞、跌落居多,分别占58.21%、23.66%,见表6。

    2.22   伤害性质   2001~2005学年,以外伤、骨折居多,分别占46.46%、36.62%,见表7。2006学年的分类标准与2001~2005学年不同,见表8,以骨折、擦/挫伤居多,分别占48.44%、23.44%。表1  2001~2006学年学生伤害报告情况(略)表2  2001~2006学年伤害的性别构成比(略)表3  2001~2006学年伤害的性别死亡率 (略)表4  2001~2006学年伤害的年级构成比 (略)表5  2001~2006学年伤害的年龄构成比 (略)表6  2001~2006学年的伤害类型构成比 (略)表7  2001~2005学年的伤害类型构成比(略)表8  2006学年的伤害类型构成比 (略)

    2.23  伤害部位  上肢、下肢、头面部多见,分别占33.59%、33.21%、26.72%,见表9。

    2.24  发生时间  以下午、上午多见,分别占41.22%、35.31%,见表10;2006学年将发生时间按小时分段可见,10:00~11:00、12:00~13:00最高,分别占19.53%、14.84%,见表11;作息时间以课(午)间休息、上课多见,分别占42.56%、27.48%,见表12。表9  2001~2006学年的伤害部位构成比 (略)表10  2001~2006学年伤害的时间构成比(略)注:上午在11点之前,中午是11点到13点含11点,下午是13点到17点含13点,晚上是17点之后含17点表11  2006学年伤害时段构成比(略)表12  2001~2006学年伤害的作息时间构成比(略)

    2.25  发生场所  按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79.96%,家庭8.40%,上(放)学途中4.58%,其他公共场3.63%,校外体育运动场2.48%,游乐场0.38%,其他0.57%。见表13。表13   2001~2006学年伤害的场所构成比 (略)

    2.26  受伤原因  01~05学年,以非体育性为主,占72.98%,体育性占27.02%,二者都以不慎为主,分别占64.39%、26.26%,见表14。表14  2001~2005学年伤害的原因构成比 (略)

    2.27  转归  97.90%痊愈,占绝大多数,死亡占1.15%,见表15。表15  2001~2006学年伤害的转归构成比 (略)

    3  讨论

    3.1  伤害的报告  在2001学年实施报告之初,漏报较多,2003学年起,学生伤害监测工作基本形成。理由是:(1)2001、2002学年本区伤害的报告发生率低,分别为20.50/10万、25.40/10万,而同期徐汇区伤害的报告发生率为339.9/10万[2],离同期上海市伤害报告率也相差甚远,说明本区伤害报告网络的极不完整;(2)年度报告抽查发现2001、2002学年2例伤害死亡均未报告;(3)2003学年强调伤害网络的健全,使伤害的报告发生率显著上升,2003、2004学年分别达到398.53/10万、423.58/10万。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报告发生率仍然较低,如深圳市报告的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59%[3],皖南地区部分中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7.03%[4],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标准(ICECI),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开展的调查显示发生率高于16%。说明导致报告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伤害报告网络的不断健全,学校故意漏报、不报减少,实际伤害发生率高于伤害的报告发生率。鉴于2001、2002学年伤害监测数据不完整,本文仅对2003~2006学年的学生伤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2006学年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要求和指导,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学生伤害的分类和标准,为伤害监测数据的整合提供,监测数据更科学。如伤害类型的分类,结合社区人群伤害类型的分类方法重新划分,见表6和表7;在伤害的时间上,原来按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划分,各时段的长短不同无法进行比较,不能反映出发生的高峰时段,现在按时段划分,各时段的发生情况可直接进行比较,见表10。

    3.2  伤害特征分析  伤害的发生,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与多篇报道的男生高于女生结果一致,如深圳市报告的男生发生率为17.80%,女生发生率为12.99%[3]。考虑由于在嬉闹或活动中男生的活动量及范围显著大于女生,导致男生伤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在年龄分布上,高中年级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分析原因:尽管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保护更多;随着年龄增大,活动量和范围增大有关。自我保护力相对较差的低龄学生伤害发生率低于保护能力相对较强的高龄学生,显示了在学生中开展伤害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本区伤害类型多达11种,其中82.25%是碰撞、跌落,分别占58.41%、23.84%,而徐汇区伤害发生占第一位的是跌落[2],深圳市的伤害类型前3位是:跌伤25.59%,交通伤22.94%,碰撞伤18.53%[3]。碰撞的比例由2003学年的58.40%下降到46.09%,而跌落的比例从2003学年的13.60%上升到42.19%。分析原因:碰撞常常是在体育性球类、田径等大运动量项目或者活动过程中发生;跌落常常是路面不平、较滑;本区学校近年来普遍进行操场、校舍等场地的改建,但教室走廊、校园等公共场所地面较滑,孩子生性好动,一旦奔跑或活动容易摔倒,尤其是雨天。

    2001~2005学年的监测可见,发生体育性不慎碰撞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不熟练和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非体育性碰撞的原因主要是不慎和嬉闹,占全部的72.98%,其中不慎占了绝大部分。因此大多数的伤害是在嬉闹玩耍中发生的,但体育性活动还是应注意器材的安全管理、科学指导。

    伤害发生时间在课(午)间休息的占第一位,占42.56%,分析原因: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在课间休息过程中缺乏老师管理,不注意文明运动和玩耍,促使学生伤害多发。

    伤害性质以外伤、骨折为主,发生部位以上肢、下肢、头面部为主,主要表现为四肢、头面部的外伤或四肢的骨折,与徐汇区报道的骨折、外伤分别占第一、二位一致[2]。说明在活动或运动中应加强四肢和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的个人防护,尤其在运动中。此外,鉴于学生伤害中外伤、骨折多见,在学生中普及现场初级救护,加强外伤、骨折的现场急救培训显得非常重要。

    结合上述伤害发生的特点,建议学校:(1)继续巩固完善伤害监测系统,为干预和评估学生伤害提供依据,如果有条件,可对碰撞、跌落等主要伤害情况开展专项调查、重点干预。(2)建议学校在学校场地建设中尽量选用防滑地面,在雨天增设警示标志、在课(午)间休息时段加设辅导老师,劝戒学生文明游戏。(3)玩耍嬉戏、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注意安全防护;外伤、骨折是学生经常发生的伤害,学校应把现场初级救护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一旦发生伤害增强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是实施安全教育等干预伤害措施的主要场所,建设安全校园,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能大大控制学生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 picture of heal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September, 1995.

2 张红叶,黄萍萍.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报告伤害现况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2, 9(2): 112-114.

3 梁红英,张青献,张世英,等.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调查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0):1170-1171.

4 姚应水,叶冬青,王金权,等. 皖南地区部分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 210-211.


作者单位:200042 上海,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郭亚文,何永频, 张 泓, 陈毅琼, 殷元福, 张佳一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