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1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体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科的常见急症,占脑血管病第三位,病死率高,约占25%,而近期再出血病死率更高,约为41%~46%,有的可高达70%~80%,部分患者可并发急性或慢性脑积水[1]。根据近几年来收治的40例病例体会,现报告如下。12例行头颅CT扫描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4......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蛛网膜 下腔出血 治疗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科的常见急症,占脑血管病第三位,病死率高,约占25%,而近期再出血病死率更高,约为41%~46%,有的可高达70%~80%,部分患者可并发急性或慢性脑积水[1]。根据近几年来收治的40例病例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首次发病者36例,再发者4例。病前有高血压病史者12例。

  1.2  症状与体征 

  全部病例均为突然起病,发病24h~3日内入院。意识呈浅昏迷者22例(48h之内恢复),嗜睡12例,无意识障碍6例,伴头痛38例,喷射性呕吐24例,仅恶心无呕吐10例,伴眩晕11例,尿失禁7例,精神异常,定向力障碍2例。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强直,12例克氏征(+),4例布氏征(+)。

  1.3  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行腰椎穿刺,均为血性脑脊液。12例行头颅CT扫描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1.4  治疗方法 

  常规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每次5~7ml,最多可放出10余毫升。发病后2周内,每周进行2次,以后视脑脊液变化情况改为每周1次。如脑脊液已变清亮,镜下无红细胞,则可停止腰穿放脑脊液。其他治疗包括脱水,止血,绝对卧床3~4周,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咳嗽以及对症治疗。

  2  治疗效果

  40例患者经以上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29例,占72.5%。3个月内消失者11例,占27.5%。总治愈率100%。

  3  讨论

  SAH常见原因是颅内先天性动脉硬化梭形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由这些原因所致的SAH,因突如其来的高压血流喷射而出,可使颅内压急剧升高,严重者脑组织迅速移位,以致死亡[2]。另外,由于出血量大,破入脑实质和脑室,脑血管痉挛或再出血均死亡的主要原因。腰椎穿刺放液可以直接降低颅内压力对防止血液破入脑室系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另外,出血量大者可在脑表面形成一薄层血凝块,特别各脑池内沉积最多,这些血凝块一旦阻塞脑脊液通路,就可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也是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血液本身分解为色素,血小板释放出的5-羟色胺对血、脑膜、脑组织的刺激,除引起严重头痛外,还可致无菌性脑膜炎。同时激起不利的自主神经冲动,引起高血压和心律紊乱[3]。红细胞堵塞蛛网膜颗粒和脑膜局限性粘连,影响脑脊液回吸收,最后导致交通性脑积水。SAH脑脊液中的红细胞一般在2周内清除,但年龄大,病情重,有心血管病,高血压及持久性神经体征者清除慢。通过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对减少脑膜粘连及防止脑脊液通道阻塞,预防脑积水等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可及时地降低颅内压,制止头痛,特别对并发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减少甘露醇的应用,对患者是有利的。腰椎穿刺放液无禁忌证,但对颅内高压患者应注意防止脑疝的发生,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每次放液可在静推甘露醇后进行;(2)穿刺成功后穿刺针芯应缓慢抽出,针芯可退至针柄孔处部分堵塞放液;(3)每次放液后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以上40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 刘锡民.内科讲座-神经系统疾病(第9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67-269.

  2 王贤才.希氏内科学-神经系统和行为疾病(第6分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243.

  3 吴育锦.神经疾病CT检查与临床诊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3.

作者: 池松鹤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