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1期

手术患者安全隐患综合分析及防范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手术患者安全隐患防范。方法结合手术室护理实践,对患者在术中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总结,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提高手术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关键词】手术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手术患者安全隐患防范。方法 结合手术室护理实践,对患者在术中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总结,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提高手术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关键词】  手术患者;安全隐患;防范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护理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从入手术室到手术完毕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任何的疏忽大意均可酿成严重后果,甚至是终生遗憾。现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将手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手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分析

  1.1 接错患者,做错手术部位 因手术患者术前紧张及镇静剂的使用,且病房迁床较多,接手术患者的护士或护理员如查对不仔细,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

  1.2 意外身体伤害 摔伤、碰伤、烧伤、烫伤、砸伤等。手术患者在护送过程、交换车交换过程、麻醉初醒时及老年、婴幼儿、躁动患者易发生摔伤、碰伤;手术中使用电刀、化学消毒剂、热水袋、术中使用热水时易发生烧伤、烫伤;手术室有无影灯、悬挂式输液架等,如悬挂不牢固则可能坠下砸伤患者。

  1.3 心理伤害 手术过程中,除全麻手术患者外,其余大部分患者均处于神志清楚状态,术中过分的暴露,手术人员语言使用不当以及术中噪音[1]等均会加重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甚至影响病情的转归。

  1.4 术中低体温 主要与室温过低(21℃以下)、手术床及平车凉、手术中过久暴露、皮肤消毒液挥发散热、低温冲洗、静脉输液和麻醉用药等有关。

  1.5 术中意外情况出现 手术过程中患者可发生各种异常情况,如舌后坠、全麻管道脱落、呕吐误吸等所致呼吸异常;胃肠牵拉致低血压、心率过快等;体位改变致管道折叠、脱落等。如术中未能及时发现这些异常情况而延误处理、抢救时间则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差错、事故。

  1.6 用错药、输错血 输液输血查对有误;静脉麻醉药抽取后标识不清;执行口头医嘱有误。

  1.7 异物存留 清点有误;小螺丝配件术前未检查,术后心中无底;术前地面、污桶未整理造成术后查对不清;缝合针未夹紧弹出或针眼、针尖处断针未在意;手套破损残片遗留等。

  1.8 感染的危险 切口感染、交叉感染,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熟练;未遵守操作规程;手术时间过长;空气消毒不达标;参观人员过多、有感染人员进入等均可致切口感染;而特殊感染术后如处理不当则易致交叉感染。

  1.9 体位摆放不当引起的损伤 手术体位摆放不当、约束过紧等可引起压疮、神经损伤、影响患者循环呼吸等。

  1.10 气压止血带、驱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压力过大 时间过长、压力过大不但影响血液循环,严重时可致神经功能损伤、肢体坏死。

  1.11 器械准备不全或性能不佳、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不善 器械准备不全或性能不佳不仅会延误手术时间,性能不佳的器械还会对患者的血管、神经等造成损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不善可致紧急抢救时延误患者的抢救时间。

  1.12 病理标本遗失或差错 连台手术多,病理送检单与标本标签填写不及时、不完整,多个标本与多个标签间易造成混淆与错记;同一台手术有多个标本时,小标本易遗落或混淆;标本保存方法不当等。

  2 防范措施

  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2],因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2.1 防止接错患者,做错手术部位 严格查对制度,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双侧器官、肢体手术患者还应仔细核对术侧。患者入手术室时,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再次核对以上内容;麻醉前、手术前,麻醉医生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

  2.2 防止意外身体伤害

  2.2.1 防摔伤、碰伤 定期检查交换车性能,患者转送过程中加护栏,并注意头部、肢体不外露;对意识不清、急危重、小儿患者可采用约束带固定。

  2.2.2 防烧伤、烫伤 使用电刀患者术前应取下所有金属物品,如有不可取下的金属植入物,负极板放置应远离植入物;如酒精消毒须待酒精干后再使用电刀,以防燃烧;体位更换后要检查负极板位置;保持患者皮肤不与金属头架、金属床缘直接接触。术中使用热水袋、温水冲洗时,要温度适宜;热水袋温度清醒成人60℃~70℃,小儿、昏迷、老年、反应迟钝患者以40℃~50℃为宜。头面、颈部手术患者注意眼睛、颜面部皮肤保护,防化学消毒剂烧伤。

  2.2.3 防砸伤 定期检查无影灯、灯管及悬吊物,保证牢固;手术间尽量减少腐蚀性化学消毒剂,以防金属接头腐蚀松动而发生意外。

  2.3 防止心理伤害 做好术前访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术中保持环境安静;各项操作稳、准、轻、快、巧进行;术中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对治疗车等带轮设备定期清理、保养。

  2.4 防止术中低体温 调节室温为22℃~24℃;术中避免过度暴露;大量冲洗时应使用温水;大量输液时,如有条件使用恒温输液泵;秋冬季平车、手术床先用电热毯加热至37℃再使用。

  2.5 防止术中意外情况出现 加强巡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末梢循环、皮肤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妥善固定各导管,变换体位后应再次检查、固定;遇有意外及时处理。

  2.6 防止用错药、输错血 术前访视时熟知患者姓名、血型,输液、输血时严格查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麻醉医生备药后须明确标识。

  2.7 防止异物存留 器械护士提前30min上台整理并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完好,尤其是带螺丝器械;巡回护士术前须将污桶、房间清理干净;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做到3次清点核对,手术前、关闭手术切口前、手术结束时清点器械、敷料,清点时应注意纱垫系带、器械螺丝、缝针完整性等细节,清点后及时记录。

  2.8 防止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参观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术中物品均须灭菌合格,1人1用;定期空气、物品表面、手的培养。特殊感染手术,如梅毒、艾滋、乙肝等,所用敷料一次性销毁,器械按消毒-清洗-灭菌两次方法进行处理,手术间物表消毒液擦拭后空气消毒。

  2.9 防止体位摆放不当 术前摆放体位时力求科学合理、舒适,既要符合手术要求,又要防止并发症。平卧位时避免上肢外展超过90°,以70°~80°为宜;俯卧位时,应腾空患者胸腹部,足下垫枕,男性患者注意保护阴茎、阴囊,女性患者注意保护乳房;截石位时,腘窝处垫海绵垫,两大腿不可过度外展,以生理跨度[3]为宜,妥善固定。

  2.10 防止气压止血带、驱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压力过大 应用气压止血带、驱血带型号要适宜,时间不可过长,如超过1h应放松10min后再充气;压力不可过大,成人上肢50kPa左右,下肢80kPa左右。

  2.11 防止器械准备不全或性能不佳,定期检查仪器、设备 术前检查器械,不全及时补充,性能不佳及时更换;平时加强器械保养、维护。

  2.12 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或差错 术中切下组织妥善保管,小块组织用盐水纱布包裹,并用钳子夹住标记,术后及时布置标本,并写清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标本部位名称,并填好病理申请单,放于病理标本间;标本送检时,由专门护士与护理员再次核对无误后记录并送检。

  3 结论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加强,而手术室患者安全隐患又无处不在,因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护理人员只有加强安全意识,严格落实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盲点,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翁玲.手术室噪音对病人生理心理影响及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24-25.

  2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3 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4.

  

作者: 曾燕珠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