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1年第12卷第1期

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并肠穿孔抢救成功1例诊治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肠穿孔抢救1病历摘要患儿,生后11天,因纳差1天于2009年5月23日入院。双侧血培养:无细菌生长(3天),胸腹片:新生儿肺炎,肠胀气肠腔形态欠规则。入院诊断:(1)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2)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肠穿孔 抢救

  1 病历摘要

  患儿,生后11天,因“纳差1天”于2009年5月23日入院。系孕41周剖宫产,母孕期体健,出生体重4100g,评分不详。出生时羊水污染。查体:T 36.5℃,P 120次/min,R 30次/min,质量4000g,神清,气平,反应欠佳,肤黄(+++),囟平,面色黄。颈软,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隆,软,无胃肠型,腹围40cm,肝肋下1.5cm,质软边锐,脾未触及,肠鸣音4~6次/min,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血常规:WBC 51.4×109/L,RBC 5.21×1012/L,HCG 173g/L,PLT 331×109/L,NE 84%,LY 14%,CRP 45mg/L;粪便常规:黄色,脂肪球(+),OB弱阳性;降钙素0.5~2ng/L;生化DBIL 26μmol/L,TBIL 313μmol/L;ALT 13U/L,GGT 306U/L,TP 60g/L,ALB 42g/L,BUN 5.0mmol/L,CR 42mmol/L,CA 2.06mmol/L,K 5.4mmol/L,Cl 100mmol/L,PA 142mg/L,TF 1.56g/L,hsCRP 13.69mg/L;脑脊液:阴性。乙肝、HCV-Ab、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抗体:阴性。CMV阳性,风疹病毒IgG阳性。大便微生物培养:无痢疾杆菌、无沙门氏、无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双侧血培养:无细菌生长(3天),胸腹片:新生儿肺炎,肠胀气肠腔形态欠规则。NEC表现。入院诊断:(1)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2)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以心、肺、SpO2监护,置远红外台,禁食,胃管胃肠减压,予美洛西林+美洛培南+甲硝唑抗感染,丹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补充钙剂,丙球、血浆、少浆血支持。5月24~28日腹片:肠腔形态不规则,肠间壁增宽,腹腔见渗液。腹穿血性液体,因家属拒绝手术探查,继续保守治疗,静脉高营养。6月9日:真菌40.9800pg/ml微生物:白色念珠菌阳性;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加用氟康唑抗真菌。6月2~15日胸腹片:肺炎吸收中,肠腔胀气未见改善。故6月16日家属同意行剖腹探查术。行坏死回肠+部分升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病检:坏死肠壁镜下见平滑肌组织内急慢性炎细胞浸润,灶性出血,边缘见炎性肉芽组织形成,表面覆盖坏死物。回盲部及乙状结肠活检:肉芽组织形成,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并见阑尾穿孔,黏膜下见神经节细胞。术后腹胀仍明显,请中医科会诊辅中药理气通便。病情逐渐好转,痊愈出院。出院诊断:(1)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穿孔,肠粘连;(2)新生儿败血症;(3)新生儿肺炎;(4)新生儿黄疸。

  2 讨论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胃肠急症。病死率10%~50%,男婴发病大于女婴。自1975年以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研究已逐渐了解其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多数认为早产、喂养不当与细菌移位、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炎症介质作用等是NEC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NEC的发病中往往是多因素共同起作用,触发肠道局部炎症级联反应导致NEC[1]。生后2周内NEC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患儿出生前后各种不良因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宫外适应)使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肠道组织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以及2周内肠道厌氧菌产生、迁移、繁殖、分泌毒素有关。临床上以腹胀、便血为主要表现,可呕吐、腹泻、低热、拒食、神萎、呼吸暂停、心率减慢。腹部X线平片以部分肠壁积气为特征,病理以回肠和结肠近端的坏死明显。目前多数人认可的手术指征是:气腹;保守治疗期间病情出现变化;严重消化道出血;腹壁红肿等肠穿孔腹膜炎征象;固定肠袢;炎症反应标志物持续异常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是肠坏死或肠穿孔的高危征象。治疗上对早中期NEC患儿,主要采取内科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给予有效抗生素(头孢三代+甲硝唑,必要时用泰能),予周围静脉营养,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补充蛋白,使用多巴胺改善肠道微循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警惕有无外科情况。预防方面:提倡母乳喂养、表皮生长因子(EGF)、 益生菌可预防和减少NEC的发生[2]。

  此患儿出生羊水污染,剖宫产,生后11天发病,病情确诊后先保守治疗,动态观察病情,有手术指征但家属拒绝,延误治疗时机,后继续抗感染、改善肠道微循环、静脉高营养、血浆等支持治疗。患儿精神状况尚可,体重不减,但腹胀不能解除,腹围最大45cm,平脐42cm,后经手术后术中发现肠坏死、肠穿孔、肠粘连、肠梗阻。手术予行坏死回肠+部分升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毕继续内科治疗病情痊愈。此患儿病程长达33天,精神及营养状况一直良好。抢救成功的关键点:(1)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时间根据病情。(2)加强抗感染,注意厌氧菌及真菌感染联合治疗。(3)注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血气、电解质平衡、保证热卡,给机体足够的支持。(4)掌握好外科手术指征,动态监测腹部平片。(5)术后腹胀系胃肠动力差可予中药理气通便发挥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淼清,王永飚,李仲荣,等.4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疗体会.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2( 9 ):76-77.

  2 李德渊,李晋辉综述,母得志审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四川医学,2007,5(29):481-482.

  

作者: 曾玉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