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3期临床医学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均于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期限1~3年,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吻合口无狭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对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8例均于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期限1~3年,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吻合口无狭窄。 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IVP+RP及M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们自2000~2004年共收治8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均明确诊断,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8~51岁,平均34.5岁。其中6例是因右侧腰部胀痛就诊,1例伴发肾盂结石,1例因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就诊。

    1.2 诊断方法 8例均行B超、IVP、KUB及逆行造影(RP)检查,B超均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KUB加IVP检查,右上尿路显影5例表现为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扩张,其中4例输尿管上段呈倒J形。8例RP检查均显示输尿管呈S形,并向中线移位,由此确诊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1.3 治疗方法 8例均采用输尿管矫正复位术,4例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上方肾盂处切断肾盂,游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拖出复位于下腔静脉前方进行吻合。其中1例并发右肾盂结石者同时行右肾盂取石术。3例于距腔静脉较近处的输尿管扩张部切断,切断受压狭窄段输尿管(2~4cm)输尿管复位后行端端吻合。1例因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与腔静脉粘连较严重未能切除,在下腔静脉前方离断上下输尿管,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旷置,无张力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中输尿管断面修剪成斜面进行吻合。输尿管内均置双J管行内引流,防止输尿管狭窄,4周后于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

    2 结果

    随防1~3年,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B超、KUB+IVP检查示右肾积水均较前明显减轻,吻合口无狭窄,无结石复发。

    3 讨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也称输尿管前下腔静脉或环绕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先天性畸形,是胚胎发育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所致而不是输尿管的先天性畸形,此病发病率为1:5000。男女比例为3~4:1 [1] 。根据输尿管与下腔静脉交叉位置高低,Bateson将其分为两型,Ⅰ型为低襻型,Ⅱ型为高襻型。低襻型是最常见的形式,输尿管与下腔静脉交叉点大约在第3,4腰椎水平,此处输尿管相对较细,壁薄,易受压梗阻,导致肾积水而产生临床症状。IVP表现为右侧输尿管扩张,然后弯向中线形成一个倒J型或鱼钩状,同时可伴有重度和中度肾积水,输尿管逆行造型呈S行。本组8例均为Ⅰ型。高襻型交叉点大约在第1,2腰椎水平,此处输尿管平行于肾盂,较粗大,不容易受压梗阻,很少产生肾积水而引起临床症状,RP时腔静脉后输尿管部分和肾盂几乎在同一水平呈倒J型或镰刀状,肾脏正常或轻度积水,此型罕见。本病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常因其并发症而就诊,多在中青年(30~50岁)发病,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输尿管梗阻症状,若因长时间的肾积水并发感染时,可有右腰部不适、疼痛、脓尿、发热等,少数患者因并发结石可出现肾绞痛及血尿,本组8例主要表现为右侧腰部不适、胀痛,1例伴发右肾盂结石。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2] 。B超可发现右肾积水和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可作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初步筛选诊断。IVP和RP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方法,IVP检查右肾功能尚可者,可见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在第3,4腰椎水平向中线靠拢呈倒J形或鱼钩状,下段输尿管不能显示,RP可使肾盂输尿管全程显影,显示右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覆盖在第3,4腰椎上,然后又回到脊柱外侧,下行而形成镰刀状或S形弯曲,多数病例可通过此两项检查而确诊,本组8例均用此法确诊。近年MRU(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用于输尿管疾病的诊断。MRU采用重T 2 加权,腹内脏器信号被压低,而尿液仍保留高信号,从而达到造影效果,可清晰显示尿路形态,诊断准确率高 [3] ,MRU被认为是目前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4] 。这样对于那些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及不能耐受IVP和RP检查的患者是一项很好的检查确诊手段。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治疗应根据临床症状、肾积水程度、有无并发症及对侧肾功能的情况而定。对症状轻,右肾积水不重且无并发症者,可暂不处理,进行临床随访。对右肾积水程度较重,症状明显者,宜早手术。手术治疗目的是(1)使输尿管复位,不再受压,恢复肾功能。(2)同时处理并发症,如肾盂输尿管结石及过分扩张的肾盂输尿管整形等,手术方式较多,除非在右肾积水严重,无功能或并发肿瘤时,可行肾切除术。腔静脉离断术也基本淘汰,目前大多数病例采用输尿管复位矫形术。输尿管复位矫形术,主要有肾盂离断复位矫正术和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前者的优点是吻合口宽大,不会发生吻合口狭窄,特别适用于并发肾盂结石患者,但术中应完全游离出腔静脉后输尿管,要注意避免损伤邻近静脉,如腔静脉后输尿管狭窄不宜行此手术。后者于距腔静脉较近处的输尿管扩张部切断,游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切除下腔静脉后病变输尿管2~4cm,输尿管复位后行端端吻合。但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与下腔静脉粘连严重难以分离者,可不游离腔静脉后输尿管,将该段输尿管旷置,在下腔静脉外侧及前面分别切断输尿管,将输尿管复位后行端端吻合,由于该处输尿管血运及管径均不及肾盂,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概率相对较大,应予注意。近年来,由于输尿管吻合技术的提高及双J管的应用,吻合口很少发生狭窄,本组8例均采用右输尿管复位矫形术,术中放置双J管,1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1~3年,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吻合口无狭窄,无明显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Kenawin W,Williams DI.Circumcaval ureter:a report of four cases in children wit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Br Juril,1976,48:183-192.

    2 Rothpearl EM,Frager D,Subramanian A,et al.MR urography: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Radiology,1995,194:125-130.

    3 赵耀瑞,孙光,韩悦,等.磁共振尿路成像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556-557.

    4 Tanagho EA,Mcaninch JW.Smith's general urology.Norwalk:Appleton and lang,1992,566-567. 

    作者单位:301600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泌尿外科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作者: 杨华旺 李文广 姚庆祥 王建民 2005-6-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