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3期中医中药

清热导滞饮治疗新生儿吐乳32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笔者用清热导滞饮治疗新生儿吐乳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2例新生儿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的22天,最小的3天。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姜黄连1g,枳壳1g,桃仁1g,竹茹1g,大黄1。3疗效标准治愈:乳后不吐,不啼哭,入睡安祥。...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用清热导滞饮治疗新生儿吐乳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新生儿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的22天,最小的3天。32例均为顺产儿,新法接生,产后均未出现青紫窒息等情况。均为门诊病人,排除其他疾患。

    1.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姜黄连1g,枳壳1g,桃仁1g,竹茹1g,大黄1.5g,陈皮1.5g,赤芍1.5g,生姜1片。水煎少量多次频服。服6剂后判效。

    1.3 疗效标准 治愈:乳后不吐,不啼哭,入睡安祥;好转:乳后吐乳次数减少,腹部胀满减轻,偶而乳后啼哭;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改变。

    2 治疗结果

    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9天,2004年6月12日就诊。患儿自出生后即患吐乳,伴有黄色粘液,乳后即吐,腹胀啼哭,小便黄,舌红苔白,证属秽恶不净,郁积化热。治宜清热止吐、逐秽通便。方用清热导滞饮治之。水煎服。服药3剂,呕吐即止,泻下黑便而愈。

    4 讨论

    吐乳是初生儿的常见病之一。婴儿如偶而吐乳,量不多,往往是喂乳过多或哺乳方法不当所致,不为病态。若经常吐乳,反复不愈者,即为病态,当治。初生儿因拭口不净,吞入羊水,秽恶之物,停积胃中,胎粪不能及时排出。证见呕吐乳汁,腹部胀满,曲腰皱眉,阵阵啼哭,二便秘涩,面红唇赤,证属秽恶壅结,郁而化热,胃气上逆。治宜清热和胃,通便逐秽。方用清热导滞饮治之,方中姜黄连、桃仁、竹茹清胃热止吐,大黄、陈皮、生姜健胃止吐,枳壳破积消食,赤芍镇静安神。而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姜黄连、大黄、赤芍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和胃,消积通便之功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单位:262600山东省临朐县城关医院
    262600山东省临朐县中医院

作者: 高兴德 侯孝坤 2005-6-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