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3期经验交流

老年人急腹症152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急腹症在外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急腹症又具有其特殊性。1临床资料1。2治疗结果死亡8例,其中急性胰腺炎(坏死型)、坏死性胆囊炎、胃癌穿孔各1例。1病史症状老年人免疫能力下降,病程发展快。...

点击显示 收起

  急腹症在外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急腹症又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来势急、病情重,且病情复杂,诊断困难,因而病死率高。本院1995~1999年间共收治152例老人急腹症患者,就其特点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2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男85例,女67例,占同期同种病住院人数的14%(152/1085)。其中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67.60岁。本组合并病78例,占51.3%,其中多者一人合并三种病。合并病依次为: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肥大、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和泌尿系统疾病。

    1.2 治疗结果 死亡8例,其中急性胰腺炎(坏死型)、坏死性胆囊炎、胃癌穿孔各1例。肠梗阻5例(其中结肠癌2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嵌顿疝1例、原因不明1例),占5.3%。致死原因除本身疾病外,其主要并发症为中毒性休克、急性肾衰、心衰。死亡8例中,除1例肠梗阻术前死亡外,其余均为术后死亡。

    2 讨论

    2.1 病史症状 老年人免疫能力下降,病程发展快。另外对痛觉感应迟钝,腹痛往往是胀痛、钝痛,疼痛定位模糊。因而就诊时间晚、病情重,病史也不典型。本组胆囊胆管炎患者向右肩背放射者仅26例,占41.6%。60例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者28例,占46.7%。因而对持续性右下腹痛者首先应考虑急性阑尾炎。有溃疡病史,出现上腹持续疼痛者应考虑上消化道穿孔,右上腹持续疼痛者应考虑胆囊炎。老年人并发病多,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应多加注意。

    2.2 体征 老年人腹肌松弛,皮下脂肪厚,且应激反应迟钝,因而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符。腹肌紧张及反跳痛都不典型或缺无。但压痛部位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基本上能反映病变的脏器。肠鸣音往往减弱或消失,肠梗阻者可闻及高调肠鸣或气过水音,急性胆囊炎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2.3 辅助检查 腹腔穿刺对临床诊断有很大帮助。结合病史、体征进行有目的的穿刺,根据穿刺液的多少、颜色、性质、气味及化验结果基本上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腹穿对肠梗阻、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起重要作用。B超检查肝胆系统是诊断胆囊炎、胆石症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对B超诊断为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的23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均与B超检查相符。

    2.4 治疗 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应激能力差,病情极易扩散、恶化,因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就诊、早期住院、早期诊断、早期确定治疗方案。对于急性阑尾炎,由于易坏疽或穿孔,炎症易扩散,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本组60例阑尾炎除1例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外,其它均手术治疗而痊愈出院。上消化道穿孔应行剖腹探查术。如果病人一般状态好、穿孔时间未超过8~10h,腹腔漏出物不多、水肿不严重,可行胃大部切除术。对腹腔感染严重、穿孔时间长,一般状态差的患者,最好行修补术。应该说老年人癌性穿孔应是手术绝对适应证,因而术中条件许可应行根治术,否则行穿孔修补术。老年人胆囊易坏疽、化脓、穿孔,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是否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尚有争论。本组36例急性胆囊胆管炎化脓坏疽或伴有中毒性休克者11例,手术8例,死亡1例,其余痊愈出院。因而对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或伴有休克的患者应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准备手术治疗。病情允许则行胆囊切除术,病情不允许则行简单的胆囊造瘘术,对无化脓或坏疽穿孔者尽可能行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最好保守治疗。怀疑因癌性肿物所致肠梗阻或有绞窄性肠梗阻要尽早或立即手术治疗。老年人由于并发病多,致使病情复杂、严重,术前针对并发病进行治疗非常必要。因而术前肝功能、肺功能、肾功能及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检查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根据检查结果纠正酸碱中毒、纠正脱水、纠正离子紊乱。心脏的检查更重要,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110121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医院 

作者: 徐德泉 2005-6-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