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4期临床护理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1例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或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经消化道粘膜进入人体。人体感染钩端螺旋体后,首先发生败血症,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及腓肠肌剧烈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感染症状。(3)肺出血型。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在早期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或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经消化道粘膜进入人体。传染源是带病原体的动物,如鼠类和家畜。人体感染钩端螺旋体后,首先发生败血症,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及腓肠肌剧烈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感染症状。钩体病有下列三型:(1)出血黄疸型;(2)流感伤寒型;(3)肺出血型。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在早期症状出现后,迅速发展成为出血性肺炎,表现为紫绀、咳嗽、咯血等症状,病情十分凶险。我院于2001年10月10日收治1名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患者,报告护理体会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0岁,农民,身体健康。因“发热、肌肉酸痛3天”而住院,X线检查提示:拍片两肺可见云雾状淡薄影,部分融合成片。有疫水接触史。入院查体:T38.6℃,P124次/min,R30次/min,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急性病容,扶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及皮下无瘀点和瘀斑,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侧腓肠肌压痛明显,生理反射存在。入院后1h出现咯血2次,约200ml,立即给予镇静、止血、大剂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考的松,小剂量多次用抗生素,如青霉素。19天后,病人痊愈出院,出院后1、2个月各随访1次,无不适主诉。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迅速对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的实施扩容,做好输血准备,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

    2.1.2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出血征兆,如烦燥不安、感呼吸困难明显加重、面色青灰时,应警惕出血的发生,力争使可能出现的休克得到纠正。

    2.1.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呕血时头偏向一侧,给予持续低流量给氧:流量保持在2~4L/min,氧浓度不超过40%。

    2.1.4 高热的护理 A物理降温:将病人头部置冰帽,腋窝及腹股沟大血管处放冰袋。也可用温水擦浴,以及用30%~35%的乙醇擦浴;B辅助药物降温:用氯丙嗪50mg加异丙嗪50mg,肌注。

    2.1.5 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

    2.2 心理护理 病人出现咯血后会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紧张状态的病人对后期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护士尽可能多的接触病人,与病人交流,针对患者提出的种各种问题,耐心解释,告诉病人不要紧张,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解除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 应用PG的护理 在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小剂量多次的运用抗生素,避免突然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而发生的“赫氏反应”。“赫氏反应”多发生首剂青霉素30min~4h后,由于大量钩体被杀死后释放毒素所引起,表现为突然寒颤、高热、头身疼痛、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直至出现血压下降或休克,应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3.2 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护理 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使血压维持在90~100/60~80mmHg,如果血压过高,要降低浓度或减慢滴速。

    2.3.3 应用氢化考的松的护理 体温在40℃以上、毒血症状重、缺氧所致脑水肿、有肺弥散性出血预兆者,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解毒,但疗程不宜过长,热退或主要症状明显减退后,立即减量或停药。在用药过程中,护士要严密观察症状,随时报告医生,以掌握用药量。

    2.4 康复期的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进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禁烟酒,保持大小便通畅。

    3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避免疫水接触,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圈养家畜,保持好环境结合农村水利建设,改造自然疫源地。

    作者单位:445035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乡卫生院

作者: 杨桃云 2005-6-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