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6期临床医学

慢心律(Mexiletime)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分析(附91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慢心律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慢心律治疗剂量一般为200mg一次,每隔6~8h给药一次。结果91例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痊愈47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6。结论慢心律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尤其是在使用其他抗室性期前收缩无效,改用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慢心律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 方法  慢心律治疗剂量一般为200mg一次,每隔6~8h给药一次。维持量因人而异,一般为50~100mg一次,6~8h给药一次。 结果  91例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痊愈47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6.9%。 结论  慢心律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尤其是在使用其他抗室性期前收缩无效,改用慢心律可以控制。口服安全方便,因此,可以长期用于维持和预防发作。
     
      
  室性期前收缩多数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和有害物质中毒,极少数可无器质性心脏病 [1] 。以往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也不少,但疗效不理想,有的副作用大。慢心律问世以来,笔者应用该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进行追踪观察,现将观察的91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91例,主要来源于住院病例(75例)、一部分门诊病例(16例)。按室性期前收缩发生频、律统计表明,频发性最多。详见表1。
    
  表1 91例室性期前收缩频、律(略)
   
  1.2 病因分析 本组91例,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为最多,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详见表2。
    
  表2 不同病因引起室性期前收缩(略)
    
  1.3 治疗方法 全部应用口服法,慢心律首次剂量为200~300mg,以后间隔6~8h给药1次,每次150~200mg,取得疗效后(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改为100mg1次,一天2~3次。服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6个月。
   
  1.4 观察方法 用药前全部做心电图,用药后,门诊病例第3天复查心电图,住院病例一般在1周内重复一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用药后室性期前收缩消失,维持服药或停药后无复发;有效:用药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用药后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无改变。
   
  2.2 治疗结果 本组91例,痊愈47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6.9%。按病因分析治疗结果,详见表3。

  表3 各种病因引起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结果(略)
   
  2.3 不良反应 口服后,少数患者有头昏(5例),恶心(6例),腹胀腹泻(1例),一般减量后这些反应可减轻或消失,用药量大及用药时间长可引起房室传导延长或阻滞。

  3 典型病例
    
  病例1,女,47岁,因冠心病伴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12~15次/min),经屡用地戈辛、心得安、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室性期前收缩未见减轻,后改用口服慢心律,每次200mg,一天3次,用药后次日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6次/min),第4天室性期前收缩消失。停药后复发,改用维持量半年,患者感觉良好。
   
  病例2,女,45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十多年,入院时室性期前收缩(20次/min),经当地洋地黄药物治疗无效,转我院后,改用心得安、利多卡因亦不见好转,再改用口服慢心律200mg1次,每8h给药1次,第二天室性期前收缩明显减少(2~4次/min),1周复查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消失。

  4 讨论
      
  室性期前收缩如不及时控制,有时也会致命,尤其是“R-ON-T” [1] 。可是,目前尚无一种被公认为确实有效且能长期安全地用于预防和治疗的药物。笔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体会到首选慢心律比较理想,曾有人用动物实验证明慢心律对哇巴因或冠状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慢心律的主要特点是:(1)对于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失效的室性期前收缩仍有效,其及时疗效优于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地戈辛等药物。(2)口服方便,常用剂量一般不会影响心脏传导系统,也可以小剂量长期用于预防。
     
  通过本组91例分析,慢心律对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较好,而原因不明的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不好。但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原因不明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病例过少,不能因之而定论,有待以后增加观察病例后再进行分析。
     
  用法与用量:病情不急者,一般用口服法比较安全,且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剂量以200mg一次,每6~8h一次为宜。维持量50~100mg一次,每天3次。
     
  不良反应的处理:慢心律不良反应以头昏、恶心较多见,减少用量可减轻或消失,也可加用安定、灭吐灵等药物。剂量过大或过长时间大量服用,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较常见的有房室延长或传导阻滞。因此,对于原已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2] 。
    
  参考文献
    
  1 湘耀.心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广东省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编著.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1,11:23.
   
  2 李培雄.心律失常的治疗,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编著,1986,26(2):120. 

  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朝阳医院

作者: 谢宝山 2005-6-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