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6期临床护理

三腔二囊管固定的改良方法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通过改进三腔二囊管的固定方法,提高三腔二囊管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因固定三腔二囊管造成的不良反应。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此方法会造成众多不良反应,已有诸多报道[1]。而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固定方法,采用绳索通过滑轮装置加以重力0。一般需牵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改进三腔二囊管的固定方法,提高三腔二囊管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因固定三腔二囊管造成的不良反应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此方法会造成众多不良反应,已有诸多报道 [1] 。而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固定方法,采用绳索通过滑轮装置加以重力0.5kg牵引,从而起压迫止血作用。一般需牵引6~24h,有的24h以上,且牵引方向要保持和鼻孔成一直线,为避免成角,病人仅能作轻微移动,所以病人长时间采取强迫仰卧位,牵引后不能变换体位,身体极度不适,痛苦不堪,有的难以接受,且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引起背部循环障碍,而发生臀部褥疮及其它不适等 [2] 。此方法病人不易接受,操作不便而且因牵拉不适引起窒息。我院自1997年7月以来,试行改变三腔气囊压迫术方法,取消外加牵拉重力,采用了3根胶布(宽1.5cm,长16cm)分别固定于病人面部、上唇、鼻翼(6点固定) [3] 。此方法操作简便,病人翻身灵活、止血效果好,但却会发生鼻翼受力压迫而造成压疮。损伤鼻咽部,引起鼻孔狭窄或鼻翼缺血坏死等并发症。2003年12月又试行林影雪 [4] 等采用鼻塞法固定三腔二囊管,方法:将青霉素瓶塞大小的瓶塞1只,挖空瓶塞中心,剪开一边,紧嵌三腔管,用0.5cm×9cm胶布环绕瓶塞内面2圈,封闭瓶塞开口,将瓶塞缓慢送至鼻孔处,再将1cm×6cm胶布固定在瓶塞外面环绕三腔管3圈,使瓶塞不致外滑,可准确固定在治疗位置上。此方法设备简单,对体位没有特殊的要求,较易被患者接受 [5] 。但在临床上仍可见发生鼻翼缺血坏死的病例。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使用耐受性及止血效果,现将其改良方法加以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无菌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血管钳二把、无菌纱块、无菌弯盆、面罩1只(外口径2cm,并有两个1.7cm的侧孔,固定后不易变形的面罩)、液体石蜡油、听诊器、2条宽1.5cm、长15cm的胶布等。
   
  1.2 方法 插管前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讲解留置三腔二囊管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常规检查三腔二囊管,并在外端作标记。三腔二囊管外面充分以液体石蜡油涂抹后慢慢送入,动作要轻柔、熟练,管置妥后,验证三腔二囊管到达胃内后,将三腔管外接口端套入面罩穿出孔。先将面罩固定于病人的面颊上,胃囊注入气体150~200ml,使食管囊压力维持在40~50mmHg,向外牵拉至中等阻力感后用止血钳夹紧食管囊接口端,且方向要保持与鼻孔成一直线,再将食管囊内注气100~150ml,使食管囊内压力维持在30~40mmHg,然后分别用两条胶布固定于面罩上。(一条胶布绕过三腔管左右交叉固定于面罩两侧,再将另一条胶布呈对角交叉固定三腔管,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2 结果
    
  三种方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前二种曾出现对病人产生鼻翼压疮甚至缺血坏死,而采用改良面罩固定法,未发生有鼻翼压疮或坏死等现象。
    
  3 讨论
    
  插管前应做好心理指导,可缓解病人恐惧、紧张的心理,说明置管对治疗该病的重要性,使患者愿意接受该项操作。
   
  改良式面罩固定三腔二囊管用胶布宽1.5cm,长15cm的两条胶布4点固定,因三腔二囊管与固定方向成一直线,与滑轮式固定原理一样,避免了3条胶布固定及青霉素瓶塞固定易向鼻孔内回缩而致压疮、缺血坏死的现象。改良式面罩固定因面罩的每一接触面均属平滑,对皮肤无刺激影响,特别对于胶布过敏病人,用此方法最适宜,且对吸氧病人无影响。该法设备简单,对体位没有特殊的要求,较易被患者接受。传统的滑轮固定三腔二囊管,即使病人轻微活动也应调节牵引重量,自使用面罩固定三腔管后未出现并发症。
   
  此新法固定,操作简便,面罩可一次性使用,而且方便病人到他科检查,减少了传统方法反复调节牵引拉力的不便,更重要的一点是减少医疗纠纷,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通过对三腔二囊管固定的探讨,积累了以上临床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改良式固定简便、快捷、安全,取材方便,患者痛苦小,翻身、起床灵活,止血效果好,成功率高,避免并发症发生。它确实起到固定加压的目的。
   
  总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仍为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而传统牵引方法,病人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及其它不适;用3条胶布固定于鼻翼法及青霉素瓶塞固定法均易引起压疮及鼻翼坏死。在临床实践中要不断创新、改革传统方法的弊端,吸取经验教训,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朱凤容,谭海东.双气囊三腔管临床应用上的有关问题.临床误诊误治,1999,12(1):52-53.
   
  2 陈新茹,朱树人.非牵引双气囊三腔管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92.
   
  3 王瑞文,周景丽,侯颖菊,张清华.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术固定方法改进.实用杂志,1997,13(7):370.
   
  4 林雪影,程月宫.鼻塞法固定三腔二囊管的临床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2,(1):61-62.
   
  5 沈晓如,王华芬.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改良方法.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49. 

  作者单位:526600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 

作者: 李剑嫦 2005-6-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