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6期误诊分析

转移性肝癌误诊1例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尿分析正常。肝脏彩超示多个结节样占位性病变,肝癌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又进行了如下检查:胸片、肺部CT增强薄扫、胃镜、乳腺红外线扫描均无异常,胰腺、子宫附件、双肾、肾上腺彩超无异常,肝脏核磁共振示转移性肝癌,甲胎球蛋白正常,癌胚抗原(402U/L)增高,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正常,白......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3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跟腱部疼痛,2天后双下肢被倒下自行车砸伤,双下肢开始明显肿胀,疼痛,行走站立后加重。当地医院就诊,彩超示右下肢股浅静脉、股深静脉、静脉血栓。CT示右髂骨良性肿瘤。以“下肢静脉血栓”治疗2月,无好转,双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遂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月经2月未来。入院时,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80mmHg。神清,面色黄白,贫血貌。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HR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右下肢小腿部明显肿胀,凹陷性水肿,压痛。初诊为(1)下肢静脉血栓;(2)髂骨良性肿瘤;(3)贫血。辅助检查: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2.42×10 12 /L,白细胞计数1.01×10 9 /L,中性粒细胞67.2%,淋巴细胞32.3%。尿分析正常。大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连查三次均阴性。肝脏彩超示多个结节样占位性病变,肝癌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又进行了如下检查:胸片、肺部CT增强薄扫、胃镜、乳腺红外线扫描均无异常,胰腺、子宫附件、双肾、肾上腺彩超无异常,肝脏核磁共振示转移性肝癌,甲胎球蛋白正常,癌胚抗原(402U/L)增高,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正常,白蛋白(28g/L)下降,碱性磷酸酶(242U/L)增高。最后确诊为转移性肝癌。
   
  2 讨论
    
  本例患者初诊为静脉血栓,经历2个月最后诊断为转移性肝癌。说明目前国内对获得性易栓症(acquired throm-bophilia,AT)的重视度不足。AT是指因存在获得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或获得性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异常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组疾病或状态。
   
  常见的AT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栓形成既往史、长时间制动、创伤及围手术期、妊娠和产褥期、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抗磷脂综合征、肾病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患、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糖尿病、后天性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和抗凝血因子缺乏等。
   
  肿瘤相关的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称为Trousseau综合征。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3%~18%。发病机制为多方面,包括肿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肿瘤机械性阻塞静脉、患病后活动减少、手术、放化疗等。为此,国外有学者提出对于不明原因的静脉血栓或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应常规撒网式筛查隐匿性恶性肿瘤。筛查一般包括大便潜血试验、盆腔检查、前列腺检查、痰细胞学、肿瘤标志物检测、腹部和盆腔超声波及CT、乳房X线、射线造影、胃镜、结肠镜等。本患者进行多项检查,虽发现转移癌,但原发病灶未发现,因费用较高,故未再继续检查。
   
  总之,结合本例特点及目前国内现状,提高对AT的认识,完善和规范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432100湖北孝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惠济医院内科

作者: 高杨 张昕 2005-6-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