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8期临床医学

IgG型抗心磷脂抗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抗心磷脂抗体与动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尤其是IgG型),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报道国内外多见,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国外未见报道,国内缺乏深入研究。笔者检测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gG型抗心磷脂抗体做为研究组,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年轻组(40岁)和非年轻组(40岁)。1一般资料(1)研究组为本院住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抗心磷脂抗体与动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尤其是IgG型),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报道国内外多见,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国外未见报道,国内缺乏深入研究。笔者检测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gG型抗心磷脂抗体做为研究组,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年轻组(<40岁)和非年轻组(>40岁)。与健康组进行对比,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研究组 为本院住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超声心动图以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或磁共振成像等。共93例,男51例,女42例。平均年龄46.20±5.4(19~71)岁。40岁以下者31例,做为年轻组;40岁以上者62例,做为非年轻组。(2)对照组:44例健康体检者,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5±5.3(18~70)岁。

  1.2 方法

    1.2.1 标本收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确诊后第2天(入院1周内)采空腹静脉血3ml。其它受检者在参加试验后1周内抽空腹静脉血3ml。

    1.2.2 采用ELISA法检测IgG型抗心磷脂抗体 试剂盒由深圳恒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结果判定:(1)目测:待测样品孔显蓝色,可判断为阳性;待测样品孔不显色或显色低于阳性对照孔可判断为阴性。(2)用OD值判断:P/N2.1,判为阳性。

    1.2.3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组、年轻组及非年轻组阳性结果分别与对照组采用X 2 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研究组93例患者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21.5%(20/93),对照组44例阳性率6.8%(3/44),两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轻组31例患者阳性率29.0%(9/31),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年轻组62例患者阳性率17.7%(11/62)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率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ELISA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及正常人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比较(略)
    
  注: ˇ P<0.05, # P>0.05
   
  3 讨论

  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组能与多种含有磷脂结构的抗原物质有关的抗体。其中抗心磷脂抗体通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与临床上的血栓形成有关。抗心磷脂抗体分3型:IgG、IgA及IgM型。其中IgG型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其致病机制有几种学说 [1]  :(1)抗心磷脂抗体可抑制前列环素释放,前列环素的减少可增加血小板的粘附作用,使血流处于高凝状态。(2)抗心磷脂抗体能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影响血栓形成的调节蛋白-蛋白C-蛋白S抗凝通路。先天性蛋白S或蛋白C缺乏时易合并血栓形成。(3)抗心磷脂抗体可与血小板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或体内活化障碍,引起血栓形成。(4)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高水平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MF),能促进血栓形成。
   
  抗心磷脂抗体正常人群阳性率约3%~6%。可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阳性率为30%。其次在类风湿中阳性率23%。在心肌梗死的年轻患者中较常见,是具有复发性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性的标志 [2]  。在非年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抗心磷脂体水平亦明显升高 [3]  。近年国内外研究认为 [4]  ,在脑卒中的年轻人中凝血机制紊乱可达25%。主要表现在IgG型ACLA水平增高,蛋白S或蛋白C缺乏,纤溶酶原活性降低等。

    本组观察的结论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LgG AˉCLA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在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尤为显著。故在临床治疗中对LgG ACLA阳性的心肌梗死患者应积极抗凝治疗,尤其是年轻患者更要注意心肌梗死反复发作,并提早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奉春,田新平.风湿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6.

    2 Hamsten A,Norberg R,Bjorkholm,et al.Ant jbodies to cardiolipin in young survivo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n association with recurr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Lancet,1986,1(6):113

    3 Sletnes KE,Smith P,Abdclnoor M,et al.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cs aftcr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ir relation to mortality,reinfarction,and nonhaenorrhagic stroke.Lancet,1992,339(3):451.

    4 Munts AG,Van Genderen PJ,Dipped DW,et al.Coagulation disorders in youn adults with acute cerebral ischaemia.f Neurol Jan,1998,245(1):215.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作者: 亢艳 张红 姜永威 2005-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