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2期临床医学

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与治疗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采取切断所有上睑提肌肌纤维,使其转变为单纯重度上睑下垂,再按重度上睑下垂行额肌瓣悬吊治疗。结果通过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发现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完全达到根治目的,不再复发。结论切断上睑提肌肌纤维加额肌瓣悬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切断所有上睑提肌肌纤维,使其转变为单纯重度上睑下垂,再按重度上睑下垂行额肌瓣悬吊治疗。结果 通过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发现所有病例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完全达到根治目的,不再复发。结论 切断上睑提肌肌纤维加额肌瓣悬吊治疗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不需住院,而且适合于所有患者,易在基层推广。
   
  关键词 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 上睑提肌 切断 额肌悬吊
     
  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又称Marcus Gun张口瞬目综合征 [1]  ,为Rorer Marcus Gun于1883年首次报告,故以其名字命名。其多发生于单侧,主要表现为说话、进食、下颌张开或向对侧偏斜时,下垂的上眼睑即自动地突然提升,甚至比健则上睑提得还高,当下颌向患侧偏斜时,上睑下垂得更加厉害。由于该类患者正常情况下表现为上睑下垂症状,但在上述情况下又表现为患侧睁眼过大现象,故给诊断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院从1995年至今,共收治该类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就诊者,男3例,女5例,年龄8~16岁。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切断上睑提肌所有肌纤维,再行额肌悬吊治疗。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重睑术设计手术切口线,并按重度上睑下垂设计额肌瓣。按重睑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去除睑板前部分眼轮匝肌,暴露上睑提肌及其筋膜,切断睑板前及上缘的上睑提肌及其筋膜,嘱患眼睁大,如仍能见患眼睁开,便继续沿上睑提肌向眶隔进行分离,彻底切断上睑提肌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的联系,直至患眼彻底不能睁开为止。再按重度上睑下垂行额肌瓣悬吊术。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后经临床观察及随访3个月~5年,发现其效果确切可靠,无1例复发。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8岁。因先天性左上睑下垂而入院就诊。检查时发现患者正常情况下左眼表现为重度上睑下垂症状,上下眼睑几乎合拢,用力睁眼也无明显改变。起初考虑单纯重度上睑下垂,但当患者讲话瞬间左眼突然睁大,且较右侧明显大,故考虑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遂在局麻下行上睑提肌切断加额肌瓣悬吊术。术后1周拆线,见患者左眼不再随张口活动而发生改变,仅表现为单纯上睑下垂纠正术后征象。术后随访2年,患者左眼完全恢复正常功能,与右侧差异无显著性。

  4 讨论
    
  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 [2]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或家族性不规则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稍多于男性。其发病机制为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的异常联结,在翼外肌收缩时伴随下垂的上睑提肌收缩而发生。由于其根本原因在于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之间存在着一种异常联结,故只有切断其间的特殊联系,才能达到消除病因,改善症状。但笔者通常大量资料检阅,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这两种神经间的异常联系是在中枢神经核,还是在神经核下行纤维束之间或另有通路,因此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无论其联系在何处,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就是下垂的上睑提肌收缩与翼外肌收缩是伴随的,而且其根本病因并不是上睑提肌肌力弱,而与神经异常联系有关及上睑提肌肌力太强引起,因此按常规上睑下垂办法增强上睑提肌的力量根本行不通。由于翼外肌参与正常的咀嚼功能,削弱该肌肌力,必将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故唯一的办法只能从上睑提肌方面着手。
   
  通常的上睑下垂,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均表现为上睑不能提起,患眼不能睁大。它完全可以通过缩短上睑提肌,以增加其收缩力或缩短上睑提肌与额肌瓣悬吊联合运用来纠正。而张口提上睑连带运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却与患者所处的生活状态有关,即有时其表现为重度上睑下垂,有时非但没有上睑下垂症状,而且比健侧眼睛还要大,故在某种意义上讲,其治疗与上睑下垂治疗存在着天壤之别,如何确保其效果确切可靠?并且能保证其不随患者生活状态改变而改变呢?通常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重度上睑下垂征象,此时上睑提肌肌力很差,几乎无功能,只有在张口瞬间才表现出肌力增强,患眼睁大现象,如果避开张口条件,只要行额肌瓣悬吊就能使患眼睁大(此时上睑提肌肌力很差,联合手术意义不大),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存在张口瞬间上睑提肌肌力存在,而且往往比健眼还要大,单纯行额肌瓣悬吊就会使患眼在张口时表现为睁眼过大现象,故必须同时打断其环节,确保患者不管在静态还是动态条件下均表现为重度上睑下垂症状,才能达到彻底治好该病目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静态下,上睑提肌肌力很弱,几乎为零,切断上睑提肌与否以及切断多少与治疗无关,只要行额肌瓣悬吊就完全可以解决上睑下垂现象;但动态下,即张口时上睑提肌只要有一定的肌力,患侧必将比健侧偏大,故必须彻底切断上睑提肌所有肌纤维,才能确保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避免再次甚至多次手术。
   
  由于该类上睑下垂患者,治疗与常规上睑下垂不同,因此临床中必须仔细观察,作出正确的诊断,千万不要误诊。

  参考文献
    
  1 王炜.整形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
   
  2 彭维,于皆平.临床综合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2.

  作者单位:313000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整形外科

作者: 蔡茂季 于加平 曾金鉴等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