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期临床医学

直丝弓正畸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比较系统的矫正治疗技术,亦称VSD系统。该技术提出下牙齿漂移学说,采用0。笔者使用X线头影测量,对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矫治前后做头颅侧位片检查,用于矫治前后的变化分析。...

点击显示 收起

   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比较系统的矫正治疗技术,亦称VSD系统。该技术提出下牙齿漂移学说,采用0.018英寸×0.025英寸托槽体系,整个矫正治疗过程只需4组弓丝,其设计的方法很具特点。笔者使用X线头影测量,对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13~16岁的恒牙期患者,男女各半,平均14.5岁,前牙覆盖最大11mm,最小3mm,平均6.3mm,上下牙拥挤Ⅱ°~Ⅲ°,磨牙关系运中尖对尖4例,完全中2例,软组织侧貌为Ⅱ类侧貌。

     1.2 方法 根据初诊时的记存模型和曲面断层片,测量牙列拥挤、拥挤度及覆盖大小,确定磨牙关系。矫治前后做头颅侧位片检查,用于矫治前后的变化分析。矫治程序按VSD矫治安氏Ⅱ类错拔牙病例的标准方法进行矫治,由美国进口直丝托槽,矫治前设计拔除 4455 ,加强口外弓支抗,上颌先矫治,当上下尖牙达中性关系时,下颌才矫治。
    
  2 结果
   
  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和均值的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和均值的比较 (略)

  表2 矫治前后切牙及磨牙位置改变的均值 (略)    
     
  用直丝技术治疗安氏Ⅱ类错的时间平均为28个月。上颌一般用4根弓丝,下颌用4根弓丝。上颌矫治平均7.6个月开始下颌的矫治,尖牙矫治为中性关系平均时间为8.6个月。矫治完成后均为中性关系,牙齿咬合良好,前牙覆覆盖正常,覆盖减小最多达7mm,平均减少4mm,前牙覆合由4.03mm减小到2.33mm。
    
  3 讨论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牙位控制对上颌切牙正常的唇牙向斜度和垂直向位置对美观,咬合功能及矫治效果的稳定具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其前牙覆盖的减小是重要的治疗效果。由于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托槽内带有内收外展变化,使牙齿的位置能够控制。与其它矫治技术不同的是表现在内收移动的同时,得到根舌向/冠唇向的转矩控制,从而真正取得前牙的转矩效果。
    
  表1显示均说明安氏Ⅱ类错畸形正畸治疗中使用VSD使上前突度及轴倾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随着正畸治疗进程中要求托槽多样化、小型化、矫治程序简单化,VSD技术以其较为系统、较为严格的技术规范化和严格的矫治顺序顺应这一要求,只用4组弓丝,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了治疗质量,与Edgewise和Begg技术相比更具时间短,效果好的特点。
    
  4 结论
    
  本文对6例恒牙期患者采用Alexander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其与其它矫治技术比较,VSD技术是在诊断,设计及矫治程序上均有科学化,简单化,稳定化和顺序化的高效的矫治系统,是患者获得美观和咬合功能效果满意的理想矫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曾祥龙.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2-48.

     2 曾全玲.前牙深覆矫治后的稳定性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5-80.

     3 Alexander RG.The Alexnder Discipline Glendoro CA.Ormoco CO,1986,213-215.

     4 Panch ED.Torq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orthodontics.Am J Orthod,21-30.      

  作者单位:65001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金瑜玲 翁山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