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期中医中药

艽活通痹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艽活通痹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验指标ESR、反应蛋白(CRP)、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各项指标下降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结论艽活通痹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方艽活通痹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 方法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验指标ESR、反应蛋白(CRP)、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 3 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各项指标下降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艽活通痹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  艽活通痹饮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凡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及相连的骨骼都可发生病变。其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属中医“痹证”范畴,其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别,然总以筋膜骨节脉络之气血不通或津液痹阻不通为共同病变特点。自1998年5月~2003年5月,笔者以舒筋活络为治疗原则,配以益气血之品,应用艽活通痹饮治疗50例RA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并与萘普生和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30例患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0例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20~65岁,平均(42.72±8.92)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6.1±3.7)年。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3岁,平均(51.07±11.23)岁,病程7个月~19年,平均(5.7±4.1)年。治疗前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 拟定:(1)晨僵持续至少1h(每天),病程≥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6周;(4)对称性关节肿≥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摄片改变(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符合以上7项中4项即可确诊。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血沉(ESR)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ASO)>250U。
   
  1.3 中医证候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 [2] ,属风寒湿夹瘀血型。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艽活通痹饮(由秦艽15g,羌活20g,独活10g,威灵仙15g,臭梧桐10g,黄芪20g,当归12g,莶草10g,路路通15g,甘草6g,海风藤15g组成),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过程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以下肢疼痛甚者,加大独活用量,并加桑寄生、怀牛膝;以上肢关节疼痛为甚者,加羌活用量,并加姜黄、桑枝;痛不可忍者加制露蜂房、乌蛇、炙川乌等。对照组用萘普生25g,每天2次,饭后用,雷公藤多苷片20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3个月后随访统计疗效。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对该病治疗效果的药物。
   
  2.2 观察项目 (1)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等。(2)实验室检查指标:ESR、C反应蛋白(CRP)、RF、IgA、IgG、IgM、C 3 。并观察不良反应
   
  2.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及前后对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

  3 结果
    
  3.1 中医症候评分标准 按文献 [3,4] 标准拟订,根据主要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不同分轻(+)、中(++)、重(+++)和极重(++++)四级计分,1个(+)计1分,症状消失计0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按文献 [3,4] 标准拟订,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显效:症状全部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理化检验指标基本正常,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89%;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由失去工作劳动能力转为工作和劳动能力有所恢复,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69%;无效:受累关节肿痛无好转,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

     3.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而对照组分别是2例、7例、10例、10例和67%。经χ 2 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P<0.05或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略)

  3.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下降(P<0.05或P<0.01),并且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比较 (略)

  3.6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不适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0%,对照组上消化道不适8例,头晕心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RA属祖国医学“痹证”、“历节”、“骨痹”等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邪留连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本病多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临床治疗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药物最为常用。方用艽活通痹饮,方中秦艽辛苦微寒,功善祛风湿通经络,无问新久,偏寒偏热均可应用,药理研究表明,其含秦艽碱甲为主,有抗炎、镇痛作用,能促进关节炎症肿胀的消退 [5] 。羌活、独活味辛,苦,性温,有祛风湿、散寒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二者均有抗炎止痛之效,能减轻关节炎症,且抑制免疫作用 [5] 。三者共为君药。威灵仙、臭梧桐、路路通、海风藤均有舒筋活络之功,助君药祛风湿、散寒止痛。莶草苦寒,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二萜类化合物,水煎剂与臭梧桐合用,有明显抗炎作用,五者共为臣药。黄芪甘微温,有补气利水消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多糖及苷类,能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含量,增强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5] 。当归甘辛温,有补血活血、止痛之功,内含阿魏酸,能扩张血管和改善外周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黄芪、当归益气活血为佐药。白芍与甘草同用,能治疗末梢痉挛引起的疼痛,同为佐药。经随访观察,该方对RA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开发。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7-900.

  2 张伯发.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66-268.

     3 王光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疾病,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1989,553.

     4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57.

     5 李仪奎.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0,89-2001.     

  作者单位:514011广东省梅州市梅州中医院

作者: 李宏春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