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5期临床护理

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

来源:INTERNET
摘要: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简称雾化)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发现人为因素可引发或加重雾化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不适。分析探讨影响吸入效果的人为因素,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所选雾化器为北京亚都牌yc-y800型超声雾化器,彩云JWC-20D型超声雾化器和压力喷射型QW15-雾化吸入器[1]。...

点击显示 收起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简称雾化)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发现人为因素可引发或加重雾化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不适。使患儿出现烦躁、咳嗽、气短。分析探讨影响吸入效果的人为因素,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5例患儿均为我病房收治的住院患儿。年龄从15天~16岁不等。平均3.8岁。所选雾化器为北京亚都牌yc-y800型超声雾化器,彩云JWC-20D型超声雾化器和压力喷射型QW15-雾化吸入器 [1] 。
   
  1.2 方法 495例患儿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雾化。雾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逐渐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即从小雾量开始,吸入约1min待气管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量。调节直到吸完所需治疗药液。一般吸入为15~30min/次,其中228名1岁以内患儿,采用小雾量,每4h吸入1次。对75例极不配合雾化的患儿多采用睡眠后雾化。雾化时在遵照医嘱基础上根据痰液性状,掌握吸入间隔的时间,观察患儿有何不适,以避免出现气促,烦躁等症状为适度,每次雾化后均给予拍背。即五指并拢成空心掌,避开双肾区及脊柱,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在患儿吸气末时适当用力一下一下拍,并鼓励年长患儿自主咳嗽,咳出痰液。
    
  2 结果
    
  495例患儿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经上述雾化吸入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20天获得痊愈出院。
    
  3 讨论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消炎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已经在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中应用几十年了。但由于操作不当或具体工作中的大意,不了解这一治疗手段,没有发挥其优势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发现雾化治疗时的患儿体位,雾化液配置的选择,雾化量的调节,雾化的间隔时间的掌握以及雾化后的处理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雾化治疗的效果。
   
  3.1 体位选择 通常仰卧位较半卧位潮气量降低,幼儿横膈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不会做深呼吸,使肺活量降低,半卧位有利于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在患儿体力能够达到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对意识模糊,危重患儿主要采取侧卧位,如有可能将床头抬高30°。这样可使膈肌下降,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 [2] 。
   
  3.2 雾化液的选择 过去我们采用普通蒸馏水加入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作为配置液,发现雾化液味道较怪,大部分患儿不易于接受。现在改用无菌蒸馏水作配置液,对喘憋明显的患儿,遵照医嘱在其中加入喘乐宁雾化液,沐舒坦以及普米克等药物吸入,结果发现患儿比较易接受。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3.3 雾化量的调节 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如开始吸入时雾化量调至最大,大量雾化液急剧进入气管可能会使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

  3.4 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 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要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我们体会到遵照医嘱基础上根据痰液性状,掌握吸入间隔时间。间隔时间过长,痰液粘稠,排痰困难。
   
  3.5 雾化后的处理 患儿年幼,咳嗽无力,或者由于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使痰液不易排出。所以,在每次雾化后均采取拍背。目的是雾化后,痰液被稀释。通过外力的作用,使粘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易于排出。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 李京红.3种雾化方式的比较.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10-11.
   
  2 刘志敏,王述平,李雪冬,等.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16:371.
     

  作者单位: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

作者: 苏蕾 曲斌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