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8期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自超急性期向充分发展期演变过程中,偶而出现异常心电图暂时正常化现象,此现象称为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而这种伪性改善,极易引起漏诊或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心电图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有助于临床工作质量的提高,现报告2例如下。当时心电图示:V1、V2呈rS型,V3呈qrS型,V4呈qRs型,ST......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心肌梗死自超急性期向充分发展期演变过程中,偶而出现异常心电图暂时正常化现象,此现象称为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而这种伪性改善,极易引起漏诊或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心电图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有助于临床工作质量的提高,现报告2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71岁,反复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5h,于2002年10月3日上午就诊。当时心电图示:V 1 、V 2 呈rS型,V 3 呈qrS型,V 4 呈qRs型,ST  V 1 ~V 3 近似斜直形抬高0.10~0.80mV,ST  V 4 呈拱形抬高0.20mV,T波宽大直立,结合临床,考虑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并按急性心梗治疗,胸痛减轻,当天下午4时复查心电图示:RV 1 ~V 3 较前增高,ST  V 1 ~V 2 恢复至等电位线,T  V 1 ~V 4 直立,酷似正常心电图形,但仍按急性心梗治疗并以一系列心电图追踪观察,至晚上10时,患者自觉胸部隐痛,即复查心电图示:V 1 ~V 3 呈QS型,ST  V 1 -V 3 呈弓背向上抬高0.30~0.60mV,并与T波前肢形成弓背向上单向曲线,T  V 4 呈斜直型抬高0.10mV,显示典型急性前间壁心梗充分发展期图形,同时心肌酶学检查升高,从而确诊为急性心梗。

    病例2:患者,男性,60岁,患高血压多年,因心前区持续性剧痛1h于2004年9月11日晚上9时入院。当时心电图示:Ⅱ、Ⅲ、aVF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40~0.50mV,Ⅱ、Ⅲ、aVFT波宽大直立,Ⅰ、aVL、V 1 ~V 6 ST段下斜形下移0.20~0.40mV,根据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考虑有急性下壁心梗超急性期的可能,入院后按急性心梗治疗,疼痛缓解,于入院后5h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升高的ST段已恢复接近等电位线,Ⅰ、aVL、V 1 ~V 6 下移的ST段几近正常,近似正常心电图图形,但仍按急性心梗治疗。次日上午9时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15~0.20mV,Ⅱ、Ⅲ、aVF T波倒置,V 2 ~V 6 ST呈水平形成下斜形下移0.15~0.30mV,显示急性下壁心梗充分发展期图形,同时心肌酶学检查升高,从而确定了急性心梗的诊断。
    
  2 讨论

  本文2例胸痛患者,从临床症状、心肌酶学升高以及一 系列心电图描记呈急性心梗演变过程,急性心梗当可确立。从心电图角度看,急性心梗演变过程一般分为:(1)超急性期;(2)充分发展期;(3)慢性稳定期。偶尔在第1、2期间临床可发现异常心电图的伪性改善现象。

  其表现可分为两类:(1)超急性期心电图暂时正常化,即在初始超急性损伤所出现的T波增大增高,斜形ST段升高以及急性损伤、传导阻滞等一系列心电图特征,当过渡到出现Q波和T波倒置的充分发展期前,正好恢复到正常所谓伪性改善的中间阶段,心电图暂时正常化,此时患者一般情况改善,易被误认为变异性心绞痛。本文2例患者均属此情况。(2)原有缺血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在发生急性心梗时,当过渡到出现Q波和T波倒置的充分发展期前,正好演变到ST段接近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变直立,酷似正常心电图图形。如患者自觉症状好转,易误认为原有心肌缺血改善。伪性改善这一时期极为短暂,一般只持续数小时。因此,对表现急性胸痛疑有急性心梗患者,如首次心电图检查正常或出现ST段及T波改变后短期内复查而恢复正常者,均应进行一系列心电图追踪观察,切不可轻易放弃心肌梗死的诊断,以免漏诊及误诊,贻误抢救时机而招致严重后果。
    
  作者单位:271608山东肥城,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心电图室

  (编辑:卉 梅)

作者: 冯海燕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