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8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附7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达到改善临床症状,使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恢复新生骨。方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静脉送入短导丝,置入导管鞘,进入5FCobra导管,送至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造影,闭孔动脉的臀下动脉造影证实股骨头供血血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达到改善临床症状,使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恢复新生骨。 方法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静脉送入短导丝,置入导管鞘,进入5F Cobra导管,送至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造影,闭孔动脉的臀下动脉造影证实股骨头供血血管。 结果  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有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供血的6例,1例除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外,同时有闭孔动脉的分支臀下动脉供血。 结论  通过近1年的随诊复查,Ⅲ期以内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疼痛症状解除,相当程度地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增加了股骨头的硬度和承受力。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
             
  随着近年来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进一步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而且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以往多采用手术减压治疗,晚期患者采用股骨头置换及全髋置换术,手术难度大,费用高,我院自2004年始开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共治疗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2~55(平均36)岁。病程约1年左右,以膝部疼痛及双髋不同程度疼痛、跛行来院就诊。主要体征包括以膝部疼痛6例,双髋不同程度疼痛、跛行4例,部分误诊膝关节退行性变,器械均为Codis、TEROMO公司生产的导管、导丝、导管鞘。

    1.2 操作方法 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静脉送入短导丝,置入导管鞘,进入5F Cobra导管,送至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造影(碘海醇8ml,速率1ml/s),造影证实股骨头供血血管。如果没有股骨头供血血管,就退至髂内动脉的分支、闭孔动脉的臀下动脉。找到股骨头供血血管后,加压缓慢注入罂粟碱30mg、尿激酶50万IU、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 [1~3] ,术前术后均给予仙灵骨葆1g/次、3次/d,肠溶阿司匹林75mg/d,怡开片120IU/次、3次/d。我科X线机为岛津生产的RS-100模拟数字胃肠机。
    
  2 结果
    
  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有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供血的6例,1例除髂外动脉的分支旋股内及旋股外动脉外,同时有闭孔动脉的分支臀下动脉供血。通过近1年的随诊复查,Ⅲ期以内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疼痛症状解除,相当程度的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增加了股骨头的硬度和承受力。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主要为创伤、长期使用激素、酒精中毒(特别是慢性酒精中毒)、脂肪代谢紊乱、结缔组织疾病等。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主要认为是股骨头供应血管的阻塞、静脉回流障碍等。根据Ficat的方法将股骨头缺血分为四期。Ⅰ期:X线平片正常,仅在MRI上显示高信号;Ⅱ期:股骨头外形正常,但头内可见囊性低密度或骨硬化表现;Ⅲ期:可见股骨头一定程度的软骨下塌陷、股骨头轻度变平;Ⅳ期:关节间隙变窄及髋臼继发退行性变。
   
  介入治疗主要是改善微循环及股骨头血供,直接将扩张血管的药物大剂量注入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疏通髋关节附近的微循环和股骨头营养血管,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增加侧支循环,促进坏死骨的吸收,新生骨逐渐形成。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结果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由于Ⅰ期、Ⅱ期病变经介入治疗后患髋功能均能达到优良,Ⅲ期病变为中晚期交界,治疗后50%左右可达到优良。X线随访可见骨密度增高,死骨区有新生骨长入。
   
  Ⅳ期病变出现了髋关节变性,股骨头塌陷、变扁,关节间隙狭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无任何恢复。因此,介入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有效地使死骨灶吸收,新生骨形成,防止股骨头的塌陷变扁,关节间隙变窄。
    
  【参考文献】
    
  1 陈西民,李晨立,张炳进,等.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放射学实践,1998,13(4):150-153.

    2 李喜东,范力军,李国力,等.介入治疗股骨头激素性坏死的实验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32-35.

    3 蒋忠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6,19(1):34-36.
    
  作者单位:213001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三医院放射科

  (编辑:卉 梅)

作者: 吴金平陈正侃张璐西潘逸峰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