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0期

大学特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大学特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稳定,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其成因为:心理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为了消除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采取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情商教育、改变个人认知等对策。【关键词】大学特困生。心理问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大学特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稳定,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其成因为:心理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为了消除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采取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情商教育、改变个人认知等对策。

    【关键词】  大学特困生;心理问题;成因;调适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overty students were a special colony,and i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was very unstable.Such producing some psychological problems.Their cause was psychological factor,factor of organisms heredity,factor of environment.To eliminate the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some tactics should be employed,such as psychological course and advice,thinking-politics education,person-ality education,EQ education,changing personal cognition,etc.

    【Key words】 university poverty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cause;regulation

  1 引言

    随着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增多以及农村经济的相对不发达,大学特困生迅速增多,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特困生的数量,还是特困生的思想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关系到今后国家高校改革的招生办学,更会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教育面向未来”,社会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强盛的大事。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特困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其成因,并应该提出适当的调适方法。

  2 大学特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1 心理因素 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心理也逐渐走向成熟,大学特困生的认识能力和独立意识大大提高,但大学特困生毕竟还是“初出茅庐”,对自己、别人和社会的认识常常比较幼稚,不够全面,这样就容易产生很多烦恼、矛盾,而这些矛盾、烦恼大多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烦恼、矛盾又导致心理问题。大学特困生大多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是他们心理问题存在的内在因素。不少特困生自我评价偏低,难以正确评价和认识自我,他们对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不能正确对待,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能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1] 。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

  2.2 生物遗传因素 尽管心理因素是不能遗传的,但它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都受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

    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当前大学特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关系到大特困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使大学特困生成为国家合格人才的关键因素。

    2.3.1 社会因素 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严重影响了特困生的正常心理。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时期,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急剧产生,特别是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冲击着特困生,使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而花费大量时间去参加各种营利、有偿服务活动,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样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增加他们学习压力,左右为难,心理难以平衡 [2]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学特困生在知识面、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要博而精,学历层次比以前要求更高,这无疑对一些自己本身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增加了就业难度,因而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同时,机构改革和人才的频繁流动,激烈的社会竞争也给大学特困生的心理负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矛盾。

    2.3.2 大学特困生的生活环境 大学特困生往往来自各个地方,校园和人都很陌生。在大学中他们需要过独立的集体生活,逐渐摆脱家庭生活的依赖,但大学的集体生活,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样很多大学特困生出现不适应大学集体生活的问题,内心感到恍惚不安,从而产生苦闷、孤独感,形成心理障碍。

    2.3.3 家庭教育 大学特困生家庭困难,经济拮据,父母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将难以给他们应有的家庭温暖,也无暇顾及他们的心理需求,缺乏给予他们良好的教养意识和能力,这样就会无形之中影响大学特困生的心态,导致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

    2.3.4 生活事件因素 大学特困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会遇到各种如失恋、亲人病故、处分等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都需要他们付出精力去调整它们所带来的变化,但是这些生活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不能采取立竿见影的方法去消除,它们会给个体带来焦虑、忧郁、恐惧、自卑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一旦这种心理状态持久延续就会产生恶化,继而出现心理失衡。

    2.3.5 学校因素 学校有关部门及辅导员在特困生工作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的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特困生的心理特点,工作方法不得当,反而加剧特困生的心理负担。另外,学校现行的助学体系也不能完全解决特困生的实际困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特困生的心理状态。

    3 大学特困生心理问题调适的对策

    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如何有效地缓解或消除这些心理问题显得非常迫切,但由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源于多方面的原因,因此要真正消除心理问题以及把心理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也必须从多方面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3.1 积极开展心理心理咨询,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较多,也较复杂,这些问题又无法得到正确的疏导,而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发展,就必须经常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给大学特困生提供适当的信息和解决方案,使其获得人际交往、适应环境及克服学习障碍的等方面的技巧,分析心理问题的症结,从而提高大学特困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特困生心理健康。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对发现具有心理问题的特困生进行追踪,开展定期咨询服务 [3] 。

    3.2 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体现关怀 培养大学特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特困生的价值现、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初步定型,但对客现世界的看法有时还失之偏颇,特别是遇到矛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心态。因此,务必教育大学特困生认清意义,树立远大目标,对前途充满信心。最终消除心理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在理论教育上,让他们接触各种观点,引导他们去鉴别,培养正确的鉴别能力;在形势教育上,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学特困生正确的看待成绩和问题;宣传典型,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把美好的愿望变为现实;结合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优良品格 [4] 。在思想教育中,应以情感教育为主,体现真情和关怀。

    3.3 结合人格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据调查大学特困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如孤僻、粗心、鲁莽、冷漠等,这些人格缺陷严中地影响了大学特困生的成才与发展。要形成大学特困生健康的心理,高校就应该在课内课外针对这些人格缺陷,采取适当的方式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在具体形式上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着人格教育。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认清人格的优缺点,克服其中的不良倾向;做自己气质的主人,充分认识气质,完善自己的性格,形成良好的性格;举办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消除家庭和社会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对人格导致的负面 影响,培养宽广的胸襟。通过这多种形式的人格教育,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调整大学特困生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3.4 加强情商教育 情商,是指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意志品质,态度、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沙洛维认为,情商包括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大学特困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困惑,要消除这些困惑,就必须培养良好的情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具备良好的情绪与情感调控能力,大学特困生的阅历、思维还比较简单,要让情绪稳定,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行为控制能力,能够根据直觉或经验来判断行为的后果,并大致地设计自己的行为方式,遇到事情先冷静,再采取比较合理的方式,使情绪无害化。(2)自我激励,大学特困生用生活中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大学特困生同不良情绪与想法作斗争,心态就会趋于平衡,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保持心情舒畅。(3)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大学特困生的积极发展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获得正确理解别人并与人和睦相处的经验,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3.5 改变个人认知 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多少与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或认知方式有关,要从本质上使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就应消除认知偏差,运用积极、建设性考虑问题的方式,敢于自我挑战、接受现实,寻找优势和资源,自我提升面向未来等。

    总之,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令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学校进行,而且社会、家庭中的配合与引导也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多方面去关注、采取多种途径或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入学特困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于志杰,石丽云.高校特困生心理特征分析及思想工作探索.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74-77.

    2 宋广强.浅析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辽宁高职学报,2001,3(6):82-83.

    3 孟勇.试析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临床心理疾病杂志,2004,10(1):67-69.

    4 陈秀兵.高校特困生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65(3):72-74.

  作者单位:1330027江西南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330027江西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医院

         3330029江西南昌,江西教育学院组织人事部

   (编辑:若 木)

作者: 叶金辉 ,邱庆祥 ,彭康清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