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1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随着祖国医药在世界的普遍应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然而,以往中药被认为低毒性,往往对其重视不够。有报道由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仅次于抗菌药和中枢神经药,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祖国医药在世界的普遍应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然而,以往中药被认为低毒性,往往对其重视不够。有报道由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仅次于抗菌药和中枢神经药,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1   主要表现

  (1)皮肤以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过敏性皮疹,斑疹、丘疹、红斑、固定型药疹、色素沉着、皮肤瘙痒、水疱、阴囊溃烂、包皮红肿破溃、眼睑水肿、静脉炎、局部肿胀红痒、全身红斑伴发热,严重致剥脱性皮炎。河南省拓城县中医院报道[1],一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清开灵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第1天无反应,第2天输注15min时,突然全身瘙痒,同时出现皮疹。立即停药,注射地塞米松5mg。皮疹仍迅速增多,伴发热,体温38.7℃,面部肿胀,全身出现多处水泡、大疱,尼氏征(+),壁薄而松弛,疱液为橙黄色,皮肤面积达90%。诊为清开灵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面皮松解型药疹)。

  (2)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淤胆性肝炎。周小琳、杨运清报道[2],4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静脉输入生脉注射液80~100ml后出现腹胀,减量至60ml仍腹胀难忍,减量至40ml腹胀消失。

  (3)循环系统表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心悸、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紫绀、心律不齐、血压升高。
  
  许多中药制剂如艾的迪、双黄连、生脉、清开灵等均不同程度出现上述症状。湖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刘露、冯利君报道[2],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滴注双黄连出现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经停用双黄连注射液,静滴10%葡萄糖注射液加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症状未改善,随后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全身紫绀,大便失禁,呼之不应,呈昏迷状,呼吸表浅6次/min,双肺哮喘音,心率46次/min,律齐、心音低,迅速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过4天全力抢救,该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基本恢复正常,但意识未能及时恢复,致严重后遗症。四川省江油市中医院报道[2],该医院在报道1例6岁男孩和1例28岁男性患者分别因哮喘和急性扁桃体炎静点清开灵注射液,输液速度正常,两患者既往均无心肺疾病及过敏史。在静点过程中(患儿仅输入20ml液体)突然发生心慌、烦躁、不能平卧、呼吸急促、咯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出现大量湿罗音、心率加快。按急性左心衰处理,给予强心、利尿、抗过敏治疗,症状消失,患儿再次用药后,又出现同样症状。

  (4)腰背剧痛:如1例女性患者,因头晕、乏力、失眠、心悸,给予生脉注射液2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缓慢推注。当推注约20ml时,患者突然感腰背疼痛,继续推药,疼痛加剧,立即停止推药,约2min后疼痛好转,休息片刻后疼痛消失。再推注5ml,上述情况再次出现。

  (5)肝、肾损害:北京矿务总医院李尔慧、吕波等报道,1例因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静脉输入葛根注射液后出现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

  (6)过敏休克:威宁县医院报道[2],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10%葡萄糖400ml加入清开灵20ml静脉滴注。在输入液体20min时,患者自觉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心悸、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立即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5min后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昏迷不醒、脉搏触不到、呼吸停止、血压30/0mmhg、心率20次/min、体温37.8℃。诊为清开灵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笔者曾报道过茵栀黄致过敏性休克1例。

  (7)其他:头晕、头痛、不自主颤动、麻木、抽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急性再障、药物热、肌痛、关节疼痛、便秘、乏力等。

  2  引起不良反应特点及原因

  (1)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无关。

  (2)有过敏史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更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过敏史患者。

  (3)中枢神经系统性原发病(脑血管疾病、脑炎等)的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液后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精神错乱、幻觉等。这可能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液增多所致。

  (4)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稀释度有一定的关系,药物的浓度越高,不良反应越重。有报道较大剂量的清开灵快速进入体内易发生不良反应。

  (5)夏季易发生不良反应,这与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发季节相同。说明个别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有关。

  (6)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可增加不良反应。这是因为药物的不同酸碱度以及其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可改变其原有的化学性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7)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制剂过程中杂质难以除尽,也可能是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

  (8)个体差异:患者由于体质、性别、年龄、病理状态等不同,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不一致,从而产生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一般来说,对体质虚弱或有多种药物过敏史患者用药应慎重。中药注射剂中含有多种蛋白质、糖类等物质,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故少数过敏体质的人用药后就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9)生产工艺不合理:不合理的制备工艺可能使中成药的毒性成分增加,有效成分含量减少。制备过程中杂质未除尽,如糖类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
    
  此外,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紫外线、氧等)可使其质量发生一定变化。

  3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注意事项
  
  中药注射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护士经常遇到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时有发生。要使祖国传统医药充分发挥其精华,并不断在应用中得到完善和升华。要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预防和观察早期不良反应是关键。

  (1)用药前要认真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重应用。

  (2)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应采用现配现用的方法,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尤其是在夏季。

  (3)尽量减少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应用,尤其不应与青霉素混合使用,配药空针也不应混用。

  (4)首次用药,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尤其在用药的30min内,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颜面充血,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立即停药,及时给予脱敏治疗。

  (5)对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注意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6)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并注意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一旦发现可疑现象应立即停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蔡皓东.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999,2:66.

  2  周小琳,杨运清.大剂量生脉注射液致严重腹胀4例.国医论坛,2000,11(2):36.

  作者单位: 361001 福建厦门,厦门市中医院外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许丽桂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