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1期

胃镜在诊断贲门裂孔疝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贲门裂孔疝是指胃的上部(偶尔可以是全胃或甚至一段结肠和脾脏)通过扩大的横膈上的食管裂孔凸入胸腔形成的[1]。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胃镜下诊断贲门裂孔疝64例,占所检病例0。1一般资料从2000年1月~2005年5月期间我院共做胃镜检查7111例,其中诊断贲门裂孔疝64例,经钡餐证实51例,其中男35例,女29例。2仪......

点击显示 收起

  贲门裂孔疝是指胃的上部(偶尔可以是全胃或甚至一段结肠和脾脏)通过扩大的横膈上的食管裂孔凸入胸腔形成的[1]。临床上常分为3型:滑动型、食管旁型和混合型[2]。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疝的大小和胃液反流的程度,如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

  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胃镜下诊断贲门裂孔疝64例,占所检病例0.9%,与文献报道0.8%~2.6%相符。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0年1月~2005年5月期间我院共做胃镜检查7111例,其中诊断贲门裂孔疝64例,经钡餐证实51例,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9岁。滑动型63例,食管旁型1例。

  1.2  仪器与方法   

  选用日本富士能公司生产的88型电子胃镜。胃镜进入食管后首先了解是否通畅,食管下括约肌是否松弛,呼气和吸气时的状态,齿状线是否上移;再看其下方是否有橘红色的胃黏膜疝囊;进入胃内运用反转法(或“丁”字手法),观察贲门口是否扩大,胃镜与贲门口间是否有裂隙,重度可见胃黏膜皱襞集中。如果是食管旁型,可见近贲门口大弯侧一轮齿凹陷,类似憩室[3]。

  2  讨论

    食管由后纵隔通过膈肌后部的孔进入腹腔,食管裂孔的壁全部由组成膈肌的骨骼肌构成,组成右膈肌脚的肌纤维在前后平面上分开。此分离在食管前形成一吊带,在后方这些肌纤维不一定重新联合,因此造成一尖“V”字形缺损,正常情况下食道裂孔约有2.5cm的直径,刚刚允许食管从中通过。若有膈肌先天发育缺陷或支持组织松弛,腹腔内压持续升高,再加体质肥胖、多次妊娠、慢性便秘等因素,使部分胃经过裂孔而上行到胸腔或纵隔内,即形成食管裂孔疝。这种情况在老年中相当常见。在诊断上常用方法为X线钡餐检查,但常需运用手法才能显示出疝。胃镜检查直观,可同时检查胃及十二指肠,以排除引起胃压升高的因素,且可多次使用,检查方便,又可了解是否合并有反流性食道炎、食道癌等,明确食道炎的程度,发现可疑病灶取组织病理检查等。

   总之,胃镜可因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痛苦小,能反复检查及取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优点而是一种诊断贲门裂孔疝行之有效的方法,容易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0.

  2  高绪文,郑明新,李继莲.简明消化病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1-323.

  3  于中麟,金瑞.消化内镜诊疗学图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11.

  作者单位: 233300 安徽五河,五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刘玉山, 丁伟, 郑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