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2期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0例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时,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分为损伤性与非损伤性两大类[1]。前者是指颅脑外伤引起,后者又称自发SAH。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自发性SAH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病死率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点击显示 收起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时,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分为损伤性与非损伤性两大类[1]。前者是指颅脑外伤引起,后者又称自发SAH。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自发性SAH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病死率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我院神经内科自1996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了200例SAH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200例,男105例,女95例,年龄29~86岁,中青年(<60岁)138例,老年96例(≥60岁)62例。

  1.2  发病诱因  劳动或用力时(包括排便时)98例,情绪激动时发病47例,劳累后发病15例,咳嗽后发病2例。有诱因的162例,占81%,睡眠或静脉下发病38例占19%。

  1.3  症状及体征  本组200例中146例(73%)患者首发症状有突然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符合典型SAH的表现。余54例(27%)则不同,头晕者21例,癫痫发作者18例,意识障碍者8例,并发偏瘫者4例,精神障碍者3例。伴有动脉神经麻痹者4例,伴有眼底出血者15例,伴有高血压者23例。青壮年和老年人SAH症状、体征比较见表1。

  表1  青壮年组与老年组症状与体征比较(略)

  1.4  诊断  本组200例患者做头CT,141例符合SAH的诊断,59例经腰穿诊断,我们认为头部CT正常不能除外SAH的患者需做腰穿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尤其对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时更要谨慎。

  1.5  治疗方法及结果  发病后应严格卧床至少4~6周,大、小便也不可起床;情绪激动及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头痛时应给予足量的止痛药、镇静药,如颅痛定90~120mg,每日3次口服,阿普唑片,每日3次,每次1片,睡前再服2片,其他如强痛定、曲马多等均可使用,以保证病人安静休息。血压过高者应迅速降低血压,有脑水肿者应给予20%甘露醇静滴,每日6~8h 1次。若有癫痫样抽搐发作者,应静脉或肌肉注射安定、鲁米那、同时口服苯妥英钠、丙戊酸钠。为防止再出血可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如6-氨基己酸(EA-CA)可用7~10天,12~18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每12h 1次,后改为口服8~10片,每日3次,3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为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用尼莫地平,首次剂量每公斤体重0.7mg,以后每公斤体重0.35mg,每4h 1次,连服3周。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138例(69%),好转26例(13%),恶化6例(3%),自动出院2例(1%),死亡28例(14%)。

  2  讨论

  典型的SAH诊断较易,有些病人起病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头痛轻或无,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脑实质多有萎缩,蛛网膜下腔相对增宽,痛觉敏感组织不同程度的退化,痛阈降低有关,但老年人意识障碍比青壮年多见,主要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程度较重,脑细胞功能明显减退,颅内压增高时更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另外,老年人脑膜刺激征发生率降低,这可能与老年人脑脊液压力较低,出血量相对减少而意识障碍重有关。因此,当老年人突然出现头晕、轻度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等,虽无脑膜刺激征也应考虑本病,及早做头CT及腰穿确诊,以免误诊,本组有8例曾误诊为脑出血,后经CT确诊。

  SAH后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5%~42%,发生时间多在1~12天,本组病人因经济条件不同,相关药物分别给予口服或静点。200例SAH并发脑血管痉挛30例(15%),且大部分发生在发病7~10天后,8例并发脑梗死。我们认为脑梗死的发生与脑血管痉挛有关,重度弥漫性脑血管痉挛是脑梗死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我们认为对每个SAH的病人不管是否有脑血管痉挛都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2]。

  SAH绝大部分都有脑水肿,脑疝是本病死亡主要原因,本组28例死亡患者,死于脑水肿、脑疝20例(71.4%),死于多脏器衰竭8例(28.6%),急性期及时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是治疗本病及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3]。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9.

  2  李义召.脑血管病治疗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303.

  3  朱保佳.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临床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4:206.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 157000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于富敏,张玉霞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