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期

双氧水声学造影在输卵管梗阻诊治上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双氧水声学造影多年来用于诊断子宫及输卵管疾病,但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输卵管粘连方面的应用尚少见报道。2001~2003年,笔者采用双氧水声学造影检查了156例疑为输卵管粘连的患者,旨在探索一种简单、便利、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1一般资料常规超声检查后,对临床拟诊输卵管粘连的患者,经宫腔声学造影诊断156例,年龄21......

点击显示 收起

     双氧水声学造影多年来用于诊断子宫及输卵管疾病,但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输卵管粘连方面的应用尚少见报道。2001~2003年,笔者采用双氧水声学造影检查了156例疑为输卵管粘连的患者,旨在探索一种简单、便利、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常规超声检查后,对临床拟诊输卵管粘连的患者,经宫腔声学造影诊断156例,年龄21~38岁;原发不孕时间最长者达8年,继发不孕最长者达13年。仪器为Sonoline  prima, 探头为3.5MHz,受检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取平卧位,B超声像图显示子宫及两侧附件。

  1.2  方法 

  让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抬高臀部,用双异丙酚注射液20mg约20ml经静脉注入病人体内,病人迅速进入麻醉状态。按输卵管通水术常规操作,外阴消毒、铺巾,用窥器暴露宫颈,用0.5%碘伏消毒阴道及宫颈,钳夹宫颈,将宫颈导管前端顺子宫方向慢慢进入子宫颈管,使两者紧密结合,后端连注射器,超声探头置下腹部,于耻骨联合上方,做横向扫查,显示子宫及两侧附件,然后通过导管注入生理盐水15ml,此时可见子宫略大、宫腔回声线分离,其间出现少许微气泡回声,然后再注入双氧水20ml,观察输卵管内有无微气泡出现,并通过伞端向腹腔溢出。

  1.3  诊断标准 

  进行双氧水造影时,有如下超声诊断标准[1]:(1)注入造影剂后,宫腔内迅速出现大量气体强回声,并迅速向两侧输卵管流动,并通过输卵管伞端向腹腔溢出,呈喷射状,此现象表明双侧输卵管通畅。(2)气体强回声流动缓慢,输卵管显示纤细光带,伞端气泡少,喷射征不明显,操作者在推注时感觉到一定阻力,有时仔细观察左右输卵管可发现气体强回声通过有明显差异,即表明输卵管有粘连或不全梗阻,或只有一侧通畅而另一侧不通畅。(3)输卵管全段可见气体强回声,但未见伞端向腹腔内溢出,或气体强回声仅停留于输卵管的峡部,操作者感到明显阻力,阴道内可见气泡倒流表明输卵管伞端或峡部有粘连或梗阻。(4)气体强回声仅停留在宫腔或子宫角部,不向两侧输卵管内流动,阴道内气泡回流量增加,操作者推注时感觉到明显阻力,表明双侧输卵管完全梗阻。

  2  结果

  156例检查者中,双侧输卵管完全通畅者41例,完全梗阻者15例,一侧通畅另一侧梗阻者15例,一侧通畅另一侧完全梗阻者为45例,一侧完全梗阻另一侧不完全梗阻的34例,双侧输卵管不完全梗阻者6例,确诊率98%,与输卵管碘油造影比较,符合率97%。

  注意事项:(1)手术宜选择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7天进行。(2)操作过程中,膀胱如过度充盈可用一次性导尿管导尿,直到能清楚显示子宫及双附件为准。

  3  典型病例

  患者,36岁,继发性不孕13年,输卵管碘油造影双侧输卵管梗阻,双氧水声学造影左侧输卵管梗阻,右侧输卵管不完全梗阻,造影治疗及抗炎治疗4个月后再次怀孕

  4  讨论

  双氧水声学造影重复性好,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且能在实时情况下观察子宫及输卵管是否通畅,操作熟练者在几分钟内完成检查,操作方便,一般无副作用,且当推注双氧水遇有阻力时,稍加大压力可将粘连的输卵管扩开[1],部分患者因此而受孕。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注入宫腔后与子宫内膜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发生作用,产生微泡,这些微泡且有张力作用,可弥散于整个宫腔及输卵管,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又可释出新生态氧,具有消炎作用。用双异丙酚注射液作麻醉剂作用时间短,8min即可清醒,副作用小,避免了患者因疼痛紧张而造成的输卵管痉挛,大大减轻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较输卵管通水术能更加直观地诊断输卵管梗阻的程度及部位,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对输卵管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青萍,王新房.B型超声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03-206.

  作者单位 :430015 湖北武汉,武汉市计划生育科技所

  (编辑:邓锋)

  (收稿日期:2005-11-16) 

作者: 占丽娜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