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期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近年来由于灭鼠药管理不严,群众防患意识薄弱,造成灭鼠药中毒时有发生,本院儿科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6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25例患儿为误服涂有氟乙酰胺(灭鼠药)的食物而中毒,1例因有心理障碍而自服,服毒到抢救时间最短30min,最长72h。2临床表现轻度中毒6例表现为恶心、......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由于灭鼠药管理不严,群众防患意识薄弱,造成灭鼠药中毒时有发生,本院儿科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6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均为住院病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14岁;25例患儿为误服涂有氟乙酰胺(灭鼠药)的食物而中毒,1例因有心理障碍而自服,服毒到抢救时间最短30min,最长72h。

  1.2  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6例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烦躁、上腹部灼痛不适;中度中毒11例表现为间断痉挛性抽搐,重度中毒9例,表现为癫痫样抽搐;呼吸不规则、昏迷、休克等危症。

  1.3  治疗及转归 

  采用综合治疗,催吐、洗胃、大量输液解毒、补充电解质、利尿、吸氧、止惊、特殊解毒剂的应用,有颅内压高者给20%的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在护肝、心、肺治疗的同时,预防继发感染。呼吸不规则时应用纳洛酮。经上述处理后,轻度中度者1~2天缓解症状,中重度中毒者3~7天缓解,症状缓解3天后病情已康复,则可出院.26例中除1例因在家服药量大,来院较晚,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25例全部治愈,住院最短2天,最长28天。

  2  临床护理

  2.1  维持生命体征 

  小儿消化道细长,胃底及胃体接近横位,胃内容物排空快,对毒物吸收迅速,故发病急骤,发展迅速,病势凶险,部分患儿就诊时已有心衰、呼衰、惊厥、甚至昏迷。对有呼吸心跳骤停的患儿,立即予以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使其恢复呼吸及心跳,为进一步抢救打下基础。

  2.2  惊厥的护理 

  止惊是抢救中毒的重要措施,由于频繁的抽搐致使全身组织器官处于缺氧状态,故应在患儿就诊2h之内,及时控制抽搐,抽搐控制住越早患儿愈后越好。立即将患儿平卧,取头侧位,头向后仰,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使用牙垫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备好吸痰器,动作要轻柔,快捷,一人可迅速指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百会、内关等穴位,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缓慢静推安定,每次0.2~0.3mg/kg,速度为1mg/min。遵医嘱肌注苯巴比妥钠8~10mg/kg每次,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防止脑缺氧及脑水肿。

  2.3  清除毒物

  2.3.1  洗胃催吐 

  对于口服中毒患儿,及时、有效、彻底清洗胃内容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直接采用催吐法,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及心理发育不成熟,治疗不合作。单纯洗胃,由于小儿牙齿及咀嚼肌发育不完全,咀嚼不充分,对食物机械消化能力差,胃内容物颗粒体积大,形成活瓣堵塞胃管,为了争取时间采用边洗胃边催吐的方法。置患儿于半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插胃管,确定无误后妥善固定,让家属抱患儿于半卧位,根据患儿年龄从胃管注入胃容量二分之一的洗胃液,用棉签刺激患儿咽喉部,患儿呕吐时呈喷射状,及时保护患儿防止呛咳,反复几次,如看到呕吐物中无食物残渣,可不必再催吐,直至洗出物澄清。此方法适用于神志清楚,进食毒物在8h以内的年长儿。对严重心脏病、昏迷以及婴儿不宜采用。

  2.3.1.1  洗胃液的选择 

  因小儿耐受电解质丢失能力差,当体内增加不含5%电解质的液体时就可诱发惊厥,故用生理盐水比温开水更安全可靠。有机氟与钙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氟化钙,形成沉淀不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洗胃时把10%的葡萄糖酸钙加入微温生理盐水中配成0.2%的含钙洗胃液。

  2.3.1.2  每次灌入洗胃液量的控制 

  小儿胃容量为1周岁250~300ml,3岁为600ml,而每次灌入洗胃液量最多不得超过胃容量的二分之一。年长儿每次灌入量为300~500ml。如一次灌入量过多,液体可从患儿口鼻内涌出而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同时易发生急性胃扩张而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骤停。拔管前,注入思密达以保护胃黏膜。

  2.3.2  导泻与洗肠 

  洗胃后由胃管注入5~10g番泻叶浸出液,如无大便者,第2天进行清洁灌肠,常用洗肠液为1%温盐水和肥皂水。

  2.4  促进毒物排出 

  让患儿多饮水或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溶液,冲淡体内毒物浓度的同时增加尿量加快排泄。在补液同时,使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增加尿量,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5  特效解毒剂 

  应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须及早、足量,疗程适当,为0.1~0.3g/(kg·d)分2次肌注,用药至抽搐等症状消失为止,一般3~5天,病情严重者连用6~8天,用量要足,以免病情反复。由于肌注时间长,药量多,两侧臀部进行交替注射,配以热敷,以防硬结的形成。

  2.6  心理护理 

  护士利用语言与非语言交流,多接触患儿,让患儿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信赖感,配合治疗。对于服药自杀的患儿,应与家长、医生密切配合,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以后避免再次自杀。

  3  讨论

  氟乙酰胺是高效剧毒的灭鼠药,对人的半数致死量为2~10mg/kg。人误服后经消化道吸收,在体内分解成氟乙酸,而氟乙酸与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结合生成氟柠檬酸,阻断了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的正常转化,造成柠檬酸堆积,并对神经系统、心、肺、肾等组织器官产生毒性作用,而且氟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脑软化,胶质细胞增生,影响神经功能。乙酰胺作用在于与氟乙酰胺竞争酰胺酶,减少氟乙酰胺变成氟乙酸,干扰柠檬酸的生成。患儿多为误食杀鼠药的诱饵或混入食物而口服中毒,应对家长、儿童及全社会进行宣教,通过法律手段惩治生产销售此类药物的违法分子。加强灭鼠药的管理,方能起到标本同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作者单位 : 744600 甘肃庄浪,庄浪县医院外一科

  (编辑:汪洋)

作者: 文慧琴,胡芳莉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