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3期

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病因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维生素K缺乏症常出现颅内出血,病情急骤、危重,病死率高,存活者常有明显后遗症。我院近2年收治20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中,每例均伴有颅内出血,现分析报告如下。2临床表现20例均有颅内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呕吐,抽搐,前囟隆起。血小板均<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大便隐血阳性5例,20例头颅CT检查均有......

点击显示 收起

    维生素K缺乏症常出现颅内出血,病情急骤、危重,病死率高,存活者常有明显后遗症。我院近2年收治20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中,每例均伴有颅内出血,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在生后1~3周内,均为母乳喂养儿。发病前5例有腹泻,无服药史,起病1天就诊8例,2天内就诊6例,其余3天内就诊。诊断符合《小儿血液病临床手册》所述。

  1.2  临床表现  20例均有颅内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呕吐,抽搐,前囟隆起。

  1.3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40~60g/L 14例,60~90g/L 6例;血小板均<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大便隐血阳性5例,20例头颅CT检查均有颅内出血。

  1.4  治疗与转归  入院后均用维生素K1,每日10~2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滴连用7天,辅以脱水、利尿、止惊、输新鲜血等治疗。16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  讨论[1]

  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此病致残率高,存活者常有明显后遗症,现对此病的病因作如下分析探讨。

  2.1  维生素K储存量低,即维生素K先天性不足  我国是叶酸缺乏导致神经管畸形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叶酸缺乏现象不是孤立的,它实际代表孕妇本身与叶酸来源相同的各类维生素的普遍缺乏。叶酸与维生素K同是来自绿色植物,孕妇缺乏叶酸意味着维生素K的缺乏,由于母体怀孕期间有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使小儿在未出生之前就处于维生素K先天不足的境地。

  2.2  维生素K摄入不足  由于传统观念,分娩后产妇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乳汁维生素K缺乏。农村初产妇女的饮食以肉、蛋、鱼高蛋白质为主食,几乎没有绿色蔬菜,也没有维生素K的提供,使小儿处于维生素K后天失养状况,上述婴儿皆为母乳喂养。

  2.3  肠道内吸收少  维生素K在肠道内吸收主要靠胆汁盐和胰脂酶的存在,肝胆疾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因胆汁分泌减少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

  2.4  肠道内合成少  母乳喂养儿肠内菌主要为乳酸杆菌,肠道炎症或口服抗菌药可抑制肠道菌群,致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以上患儿有5例有腹泻史。

  2.5  解剖因素  婴儿生后6个月,尤其是3个月内的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尤以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神经细胞不仅数量增加,而且体积增大,树突增加,随着脑组织细胞迅速发育,其周围血管组织也应发现相应的改变。如颅腔内的这种精细平衡被破坏,可造成自发性出血的解剖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会丰,李根山,等.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病现状和预防对策.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03.

  (编辑:若  木)

  作者单位: 164000 黑龙江北安,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邹亚娥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