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3期

张晓云主任医师治疗胸痹心痛验案举隅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临床以膻中或左侧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由于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治疗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张晓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其辨证思路灵活、选方用药得当,疗效显著。2......

点击显示 收起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临床以膻中或左侧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治疗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张晓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其辨证思路灵活、选方用药得当,疗效显著。兹举验案2则,以示效用。

  验案1:患者,男,51岁,四川彭州人,经商。2000年12月28日因“胸骨后剧痛1天”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经ECG、血脂、心肌酶学等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出院证明书),经住院治疗1月,病情好转出院,出院2周后又反复发生心绞痛,经心内科专家多次调整药物,交替服用“阿替洛尔、消心痛、心痛定、硝酸甘油、鲁南欣康、抵克力得”等药物效差,心内科医生劝其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未果。于2001年3月2日来本科求治,但拒绝住院治疗。当时心电图结果II 、III、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达0.1mV,V5、V6、V7 T波倒置,提示下壁、局限前壁心肌缺血。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刻诊: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骨中段压榨疼痛窒息感,向左肩背放射),但胸痹缓急,每日发作3~5次,同时伴心悸短气,动则尤甚,失眠头痛,恶风汗出,口淡喜热饮(饮水不多),饮食少思,食已即满,畏寒肢冷,喜进衣被,大便稀溏,舌质胖色淡有齿痕苔白,脉细弱。证属脾气虚弱,脾阳虚衰, 阳虚寒凝。治以益气健脾, 温补脾阳, 温经通阳。拟方广香15g、 砂仁15 g、红参15g 、 炒白术15g、云苓15g、 陈皮15g、法夏15g、炮姜15g、桂枝15g、赤芍30g、北细辛5g、木通10g、大枣30g、全瓜蒌30g、薤白15g、炙甘草10g,每日1剂,分4次温服,每次100ml。服药6剂,心痛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每日1~2次),心悸短气、头痛好转;睡眠时间增加2h/d;四肢转暖,单帽易棉帽;并自行减去阿替洛尔、消心痛;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约0.05mV,V5、V6、V7 T波已直立;病情好转,后又随症加减,服药10剂,患者心痛缓解,骑自行车缓行达10公里,劳累后胸闷、心悸短气,休息后好转;睡眠正常,微恶风微汗出,食欲增加(每餐进食约1两),心电图恢复正常。患者自停所有抗心绞痛药物观察1周(不愿再服西药),继续辨证施治服中药至病愈。

  验案2:患者,女,70岁,成都人,居民。2001年5月26日,因“反复中上腹部疼痛2周,加重2h”入本院急诊病房。2周前在华西医大确诊为冠心病,反复发生剑突下疼痛(心窝部),因对西药过敏而自动来本院。心电图示下间壁心肌缺血。刻诊: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每日发作1~2次,持续约2~3min,心悸短气,恶风汗出,汗出湿衣,动则尤甚,头晕眼花,心烦口渴,渴喜热饮,身热喜进衣被,长期饮食少思(每餐0.5两),食入即满,皮肤瘙痒难忍,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生育3胎,流产3胎,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心痛”,证属气血亏虚,营卫失和。治以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拟方炙黄芪30g、桂枝15g、红参15g、炒白术30g、云苓15g、当归15g、赤芍30g、川芎15g、生姜15g、大枣30g、炙甘草10g、生麦芽30g,每日1剂,分4次温服,每次100ml。5月31日查房,已服药5剂,心痛每日发作1~2次,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约1~2min恶风汗出,汗出湿衣好转。目前心悸短气,动则尤甚,头晕眼花,微恶风微汗出,口渴喜热饮,喜进衣被,食入即满(程度减轻),此乃气血回复之象,守上方再服。6月5日查房,继服原方4剂,心痛基本缓解偶发心痛较轻微;恶风汗出,皮肤瘙痒消失,目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心悸短气,头晕眼花(程度减轻),腹满矢气,大便稀溏,日1~2次,口淡无味,渴喜热饮,喜进衣被,舌质淡苔白黄腻(染苔),脉细。此乃脾虚湿盛,拟参苓白术散合香砂六君子汤,服6剂后病情缓解出院。

  体会: (1)通过以上2则病案,笔者认为“凡病之道,必确知为寒,则竟散其寒;确知为热,则竟散其热,一拨其本,证尽除矣”(《景岳全书传·中录上》)其中之要领关键在于辨识寒热真假,虚实真假,方可辨明方向。分清病性,是取得疗效之根本。 (2)2则病案虽未施以活血化瘀之品,但可缓解心绞痛,其原因在于应用脏象学说分析病机,重在治病求本。标根于本,病本能除,标也随之而解,犹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之说也。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 610075 四川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作者: 吴建英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