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4期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使用上海荣盛TRUST试剂盒、北京万泰TP-ELISA试剂盒、日本富士TPPA试剂盒对2836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2836份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32例阳性,灵敏度68。79%,阳性预测值8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  使用上海荣盛TRUST试剂盒、北京万泰TP-ELISA试剂盒、日本富士TPPA试剂盒对2836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836份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32例阳性,灵敏度68.42%,特异性99.79%,阳性预测值81.25%;用ELISA法检测阳性36例,灵敏度86.84%(33/38),特异性99.89%,阳性预测值91.67%;TRUST阴性ELISA阳性的6例标本中TPPA试验阳性4例,ELISA阴性TRUST阳性的3例标本中TPPA试验阳性1例。结论  TRUST、TP-ELISA和TPPA 3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经综合评估,应对初诊的高危人群、受血者输血前、患者手术前应用TPPA试验检测血清梅毒抗体,以提高初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阳性患者再做TRUST试验,以观察判断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全身各脏器,造成多器官病变,功能失常,组织破坏甚至死亡。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早期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目前检测梅毒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测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3种血清学试验,对2836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和结果评价,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标本:为本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2836份血清标本。(2)试剂:TRUST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TP-ELISA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技术公司产品;TPP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产品。

  1.2  方法  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均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

  2  结果

  2.1  2836份血清标本应用TRUST、TP-ELISA、TPPA 3种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3种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 (略)

  2.2  2836份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32例阳性,阳性率为1.13%,其中TPPA法阳性26例,灵敏度68.42%(26/38),特异性99.79%(2792/2798),阳性预测值81.25%(26/32)。

  2.3  2836份血清标本中,用ELISA法检测阳性36例,阳性率为1.27%,其中TPPA法阳性33例,灵敏度86.84%(33/38),特异性99.89%(2795/2798),阳性预测值91.67%(33/36)。

  2.4  2836份血清标本中,TRUST阴性ELISA阳性的6例标本中TPPA试验阳性4例,ELISA阴性TRUST阳性的3例标本中TPPA试验阳性1例。

  3  讨论

  梅毒是经性和血液传播的疾病,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清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是梅毒螺旋体在破坏组织时释放的抗原性物质(心磷脂)刺激机体产生的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抗心磷脂抗体),检测这种抗体的试验称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长期被作为初筛试验,如RPR、TRUST、VDRL、USR等;一种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M和IgG,检测这种抗体的试验称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为确认试验,如TPPA、TP-ELISA等。

  TRUST检测的是反应素,在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检出率差别较大。在梅毒感染的最初4周内,由于机体产生的反应素不足,无法用TRUST检测出来,一般为阴性。4周后阳性率逐渐高至10%~30%,6~8周后达100%,经过治疗或晚期梅毒反应素下降,有25%自然转阴,治愈后3~6个月逐渐消失。对梅毒潜伏期患者,由于血清中反应素很少,达不到TRUST的检测限,极易漏检出现假阴性结果[1,2]。由于心磷脂存在其他组织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肺结核、疟疾、回归热等甚至正常人都能产生抗心磷脂抗体,导致假阳性结果。TRUST作为过筛试验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的特点,但其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均低于TP-ELISA。

  TP-ELISA是梅毒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和IgG抗体[3]。TPPA是将梅毒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这种致敏粒子和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应,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并可用来测定抗体效价,有文献报道,TPPA的特异性为96.9%~99.8%,敏感性达90%以上[4]。TP-ELISA利用酶的放大系统,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甚至可以比TPPA能更早地检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5]。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中,特异性IgM抗体最早出现,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启动体液免疫即可产生;抗心磷脂抗体是当组织被破坏释放心磷脂后才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出现时间较晚,可终身存在,因此,TP-ELISA或TPPA阳性无法判断是初次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抗心磷脂抗体可在梅毒治愈后消失,用TRUST能判断是新近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感染梅毒后,心磷脂抗体出现晚于特异性螺旋体抗体,晚期梅毒时此类抗体又部分转阴。有报道,三期梅毒病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仅有71%仍为阳性,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几乎均为阳性。因此,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不适于诊断一、三期梅毒,潜伏期梅毒也不敏感,而且有急慢性的生物学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6]。本院对初诊的高危人群、受血者输血前、患者手术前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抗体,以提高初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阳性患者再做TRUST试验,以观察判断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参考文献】

  1  薛晓光,陈丹玲.梅毒RPR、TRUST、TPHA、TPPA的试验对比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2):47.

  2  于恩庶,邵康蔚,原寿基,等.艾滋病与性病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377-432.

  3  阮乐幸.TP-ELISA用于血清梅毒筛查的可行性评价.中国输血杂志,2002,15(6):413.

  4  孙立平,陈胜明.两种梅毒检验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2,15(4):247-248.

  5  徐树良,赵源源,王宁武,等.26名梅毒抗体ELISA阳性TPPA阴性献血者随访调耷.中国输血杂志,2002,15(4):265-266.

  6  郭兑山.梅毒螺旋体抗体IgG ELISA和RPR试验的比较.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88.

  作者单位:300452 天津,渤海石油职工医院检验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刘津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