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5期

麦道可兰治疗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高,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从2000~2003年,对66例脑梗死的病例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麦道可兰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0~2003年,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99例,采取2:1随机进行分组,均收住院治疗。治疗组(下称A组)男4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高,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从2000~2003年,对66例脑梗死的病例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麦道可兰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0~2003年,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99例,采取2:1随机进行分组,均收住院治疗。治疗组(下称A组)男46例,女20例,年龄38~80岁,平均63.5岁,病程1~45天;对照组(下称B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7~80岁,平均62.9岁,病程2~45天。A组基底节区梗死27例,顶叶9例,颞叶6例,腔隙性18例,多部位梗死6例。其中,初次发病者48例,2次发病者14例,3次发病者4例。B组分别为12例、4例、3例、10例、4例。其中,初次发病者25例,2次发病者6例,3次发病者2例。以上两组情况相似,P均>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以麦道可兰200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缓慢静脉点滴(糖尿病者加用适量胰岛素对抗葡萄糖),并按病情配合综合疗法如脱水、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B组仅单纯使用维脑路通静脉点滴和其他综合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按1986年我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判断疗效为:(1)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2)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且病残程度在1~3级;(3)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1分;(4)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少于8分;(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9分。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略)

    从表1见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5%;B组总有效率为72.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治疗组中,开始治疗时出现的面部发红及胃部不适3例,但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消失。

  3  讨论

  脑梗死病人中有20%~40%为进展型[1],其中血液中的血小板积聚,血管收缩,并形成微血栓为其主要原因。本组资料,依照相关文献[2,3],制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判断疗效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麦道可兰(丁咯地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和生活能力的恢复程度,提示麦道可兰的作用为一非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血管活性和神经保护作用,可以阻滞各种疾病引起的钙离子内流而扩张血管,影响血小板积聚并防止微血栓形成,维护神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保护线粒体功能,对脑循环和脑组织功能起保护作用。本组临床观察提示,麦道可兰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疗效满意并能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本华.  东菱迪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东北地区第8届神经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2,7:112.

  2  王新德.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60.

  3  孟家眉.  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57.

  作者单位:031400 山西霍州,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张巧枝,刘红杰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