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5期

股骨头无菌坏死50例CT与X线对比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对股骨头早期无菌坏死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在边远地区不少病人已出现了临床症状,X线摄片得不到有价值的诊断资料,CT机应用以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出现了髋部疼痛症状,临床试验室检查,可能是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但常规X线片显示大致正常,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点击显示 收起

  对股骨头早期无菌坏死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在边远地区不少病人已出现了临床症状,X线摄片得不到有价值的诊断资料,CT机应用以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出现了髋部疼痛症状,临床试验室检查,可能是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但常规X线片显示大致正常,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CT、MR扫描检查,可以认为优于X线检查,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能提高X线与CT、MR优势互补,提高影像学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最大59例,最小12岁,平均年龄33.5岁,50例中有32例常规X线摄骨盆正位片,显示正常双例股骨头,及髋关节未见异常密度灶,18例X线中显示股骨头有轻度变扁,但关节腔间隙正常。股骨头皮质连续、骨质密度正常,50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疼痛,活动受限。发病最长者4个月,最短者27天,15例为双侧性,35例为单侧性,以右侧较为多见,23例有髋部外伤史,外伤史长达23年不等,最短者3个半月,因其他疾病而用大量激素治疗的有27例,激素治疗停药后,1个半月出现髋部疼痛,有26例血沉增快在19~57mm/h。

  1.2  方法  ELSCZNT Select-SPLE型全身CT机扫描,扫描条件120kV、130mA,层厚3mm、层距3mm,从髋臼上缘向下连续扫描到髋臼下缘约需14~16层。

  2  结果

  50例CT片上有39例能清晰地显示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病状和髋关节的轮廓,CT片清晰分辨出股骨头骨小梁排列情况及松质骨内的密度状,33例中均显示3种CT征像,股骨头骨小梁排列紊乱,呈斑片状高密度状,边界清楚,不整齐,密度均匀性增高,CT值均在240~255Hu,以上边缘极不规则,股骨头松质骨内、部分骨小梁消失,呈圆性或卵圆形水样密度灶,边缘环有高密度硬化缘,光滑锐利,病灶密度均匀CT值0~30Hu之间。股骨头形态有改变、轻度变扁,股骨头毛糙、并呈锯齿状改变,髋关节腔轻度增宽。

  3  讨论[1~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临床上为常见病,早期发现诊断治疗非常重要,CT扫描检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因为CT断面提供的空间关系方面的资料对治疗的选择起到关键性作用,能显示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灶在骨内的位置,判断病灶的范围骨小梁排列情况,确定骨头形态是否正常的最佳成像术。CT检查对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灶,有许多优点,能清晰显示横切面,所提供的解剖空间关系,病灶和周围软组织和髋关节腔同时得到显示,也能同时显示双侧以利于相互对比,这些优点是常规X线摄片无法比拟的,39例常规X线摄片未显病灶,主要原因,病灶太小,再加上骨盆重叠所致,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常把CT当作对常规X线摄片的一种补充措施,对于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诊断,检查方法极为重要,为保证CT扫描双侧髋关节的对称性,正确摆位,安放病人和肢体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应尽量将扫描平面与检查病变区域相垂直。

  【参考文献】

  1  张雪哲.激素所致骨缺血坏死的X线分析.中华医学杂志,1977,57:3032.

  2  邓春珊.应用肾上腺质激素所致骨缺血坏死.临床放射学杂志,1989,3:5-6.

  3  王玉凯.骨病影像学诊断新进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8.

  作者单位: 830002 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兵团医院)影像中心

  (编辑:若  木)

作者: 王建平,沈阳,易进武,渠红,阿热浦江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