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6期

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程、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方式、腹膜缝合方式、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切口清洗及甲硝唑应用情况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相关数据用SPSS10。结果这些因素及措施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结论穿孔性阑尾炎应采取早期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程、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方式、腹膜缝合方式、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切口清洗及甲硝唑应用情况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相关数据用SPSS10.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这些因素及措施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应采取早期手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腹膜外翻保护切口、改良缝合腹膜、双氧水冲洗切口、引流口另行戳口、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等措施,以预防切口感染,降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高。近些年来,针对这一并发症本院采取了一些措施,改良了手术方法,降低了感染率。本文总结了一些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26例,其中男136例,女90例;年龄2~88岁;切口感染50例,感染率约为22%,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性别与年龄在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2  方法与结果

  通过回顾性研究病程、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方式、腹膜缝合方式、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切口清洗及甲硝唑应用情况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资料数据运用SPSS10.0进行卡方检验。

  2.1  病程与切口感染关系 

  穿孔至手术时间≤24h的患者144例,感染10例,感染率为6.9%;>24h的患者82例,感染35例,感染率42.7%。两组χ2=41.847,P<0.001(双侧),可见两组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手术操作时间与切口感染关系 

  手术操作时间≤60min患者86例,感染1例,感染率1.2%;>60min患者140例,感染19例,感染率13.6%。两组χ2=10.169,P=0.001(双侧),两组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3  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与常规护皮关系 

  应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54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常规护皮58例,感染5例,感染率为8.6%。χ2=4.873, P<0.05 (双侧),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2.4  腹膜缝合方法与切口感染关系 

  关闭切口,腹膜层改良缝合,于中间缝扎4号线1针,左右不缝扎22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4.5%;常规缝合腹膜204例,感染49例,感染率为24.0%。χ2=4.371, P<0.05 (双侧),两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2.5  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与切口感染关系 

  经原切口安放引流12例,感染8例,感染率为66.7%;于下腹壁另行戳口引流60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3.3%。χ2=33.538,P≤0.001(双侧),两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6  切口清洗与感染关系 

  关腹前切口用双氧水冲洗133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0.8%;用生理盐水冲洗67例,感染4例,感染为6.0%,χ2=4.977, P<0.05 (双侧),两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2.7  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与切口感染关系 

  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102例中,感染1例,感染率为1.0%;未用该药124例,感染8例,感染率为6.5%。χ2=4.381, P<0.05(双侧) ,两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穿孔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文献报道可达14.4%~67%。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本院针对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分析如下。

  3.1  采取早期手术 

  阑尾炎穿孔后肠道致病菌(尤其是厌氧菌)毒素作用于周围组织,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特异性介导毒素进入细胞,同时各种酶也作用于细胞。穿孔时间越长,周围组织受损越大,腹腔污染越严重,极易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从本院的临床资料分析,穿孔至手术时间≤24h的患者切口感染率(6.9%)显著低于>24h的患者感染率(42.7%)(P<0.001)。因此对阑尾炎穿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减少切口感染。另有研究[2]表明对阑尾炎病情的延误诊治与患者因素显著相关,临床观察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显著增加阑尾炎病情的延误诊治,所以应加强对普通人群一般医学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早期诊治。

  3.2  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手术操作时间长,切口暴露于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污染切口的机会多;同时手术操作牵拉、挤压,加重了切口局部缺血和缺氧,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切口周围组织的抗菌能力下降。因此,术前力求明确诊断,对怀疑诊断者可探查切口,切口要暴露良好,便于操作;对操作者要求技术熟练、轻柔等,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感染。Chatwiriyacharoen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术后直接缝合切口比延迟性缝合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降低[3],这说明切口暴露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本院的临床资料也支持这一点。

  3.3  采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 

  腹膜外翻保护切口的方法是先在腹膜开一小切口,吸尽脓液,再扩大切口,将腹膜外翻钳固定在护皮巾上,掩盖保护切口,减少腹腔脓液污染切口各层,因腹膜层血运丰富,抗炎能力强,可减少切口感染;而常规护皮极易使切口各层被腹腔脓液污染,增加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从临床资料分析,常规护皮切口感染率为8.6%,而腹膜外翻保护切口切口感染率为0,确实显著地降低切口感染率。

  3.4  改良缝合腹膜[4] 

  完全缝合腹膜会导致腹膜和肌层之间遗留死腔,造成肌层间隙渗液积蓄,从而有利于细菌繁殖,使切口出现感染;本院采用改良缝合方法,只在切开腹膜中间关闭缝扎1针,渗出液可以通过未缝合的腹膜切口流入腹腔,由于腹腔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可将渗出液吸收,降低了切口的感染率,经随诊不会引起腹腔内容物与腹壁粘连。

  3.5  双氧水冲洗切口 

  Carlos等[5]研究表明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比不冲洗者感染率明显下降,因此术后冲洗切口对预防感染很有必要。本院前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感染率为6.0%),后改用双氧水效果更好(感染率为0.8%,P<0.05)。穿孔阑尾炎引起的腹腔积脓,手术时易污染切口各层组织,而双氧水为强氧化剂,用它冲洗切口,更有消毒、防腐、除臭及清洁作用。

  3.6  引流口另行戳口 

  穿孔阑尾炎,腹腔污染。术后渗出多,引流液中细菌多,如原切口安放腹腔引流物因切口各层较松弛,易受引流液污染。如在切口下方腹壁另行戳口安放引流,因新戳口各层结构紧密,可避免了原切口引流的弊端,减少了切口感染。资料中,经原切口安放引流感染率高达66.7%,而另行戳口引流感染率仅为3.3%,明显优于前者。

  3.7  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以厌氧菌感染为主,文献表明[6]阑尾切除术后伤口感染中厌氧菌感染占75%。甲硝唑的抗菌机制在于透过细菌的膜壁,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抑制细菌的核糖和蛋白质合成,它对革兰阴性类杆菌、梭杆菌、革兰阳性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有显著抗菌活性,文献分析及临床试验认为阑尾炎厌氧菌对该药稳定敏感[7,8]。因此本院在阑尾切除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结果使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34.

  2  Nanda K. Robinson S,  Sarath CS, et al.  Delay in surgery for acute appendicitis.ANZ Journal of Surgery,2004,74(9): 773.

  3  Chatwiriyacharoen W.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post surgery in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 J Med Assoc Thai,2002,85 (5):572-576. 

  4  王富强,张琳. 部分缝合腹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746例. 洛阳医专学报, 2000, 18(4):315.

  5  Carlos R, Cervantes-Sánchez, Rafael Gutiérrez-Vega, et al. Syringe pressure irrigation of subdermic tissue after appendectomy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00,24(1):38-42.

  6  孙萌,杨敏华,胡奇儒,等.96例阑尾炎的厌氧菌分析.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5,8(2):99.

  7  Wills AT,Fiddian RV.Metronidaz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anaerobic infection.Sutgery,2001,93:174.

  8  沈立荣. 甲硝唑在普外科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实用外科杂志,1991,11(12):625.

  作者单位:  516600  广东汕尾,汕尾市城区东冲卫生院
        516400 广东海丰,海丰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邓  锋)

  【摘要】  目的  探讨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程、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方式、腹膜缝合方式、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切口清洗及甲硝唑应用情况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相关数据用SPSS10.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这些因素及措施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应采取早期手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腹膜外翻保护切口、改良缝合腹膜、双氧水冲洗切口、引流口另行戳口、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等措施,以预防切口感染,降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656.8       

  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高。近些年来,针对这一并发症本院采取了一些措施,改良了手术方法,降低了感染率。本文总结了一些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26例,其中男136例,女90例;年龄2~88岁;切口感染50例,感染率约为22%,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性别与年龄在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2  方法与结果

  通过回顾性研究病程、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方式、腹膜缝合方式、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切口清洗及甲硝唑应用情况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资料数据运用SPSS10.0进行卡方检验。

  2.1  病程与切口感染关系 

  穿孔至手术时间≤24h的患者144例,感染10例,感染率为6.9%;>24h的患者82例,感染35例,感染率42.7%。两组χ2=41.847,P<0.001(双侧),可见两组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手术操作时间与切口感染关系 

  手术操作时间≤60min患者86例,感染1例,感染率1.2%;>60min患者140例,感染19例,感染率13.6%。两组χ2=10.169,P=0.001(双侧),两组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3  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与常规护皮关系 

  应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54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常规护皮58例,感染5例,感染率为8.6%。χ2=4.873, P<0.05 (双侧),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2.4  腹膜缝合方法与切口感染关系 

  关闭切口,腹膜层改良缝合,于中间缝扎4号线1针,左右不缝扎22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4.5%;常规缝合腹膜204例,感染49例,感染率为24.0%。χ2=4.371, P<0.05 (双侧),两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2.5  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与切口感染关系 

  经原切口安放引流12例,感染8例,感染率为66.7%;于下腹壁另行戳口引流60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3.3%。χ2=33.538,P≤0.001(双侧),两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6  切口清洗与感染关系 

  关腹前切口用双氧水冲洗133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0.8%;用生理盐水冲洗67例,感染4例,感染为6.0%,χ2=4.977, P<0.05 (双侧),两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2.7  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与切口感染关系 

  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102例中,感染1例,感染率为1.0%;未用该药124例,感染8例,感染率为6.5%。χ2=4.381, P<0.05(双侧) ,两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穿孔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文献报道可达14.4%~67%。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本院针对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分析如下。

  3.1  采取早期手术 

  阑尾炎穿孔后肠道致病菌(尤其是厌氧菌)毒素作用于周围组织,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特异性介导毒素进入细胞,同时各种酶也作用于细胞。穿孔时间越长,周围组织受损越大,腹腔污染越严重,极易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从本院的临床资料分析,穿孔至手术时间≤24h的患者切口感染率(6.9%)显著低于>24h的患者感染率(42.7%)(P<0.001)。因此对阑尾炎穿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减少切口感染。另有研究[2]表明对阑尾炎病情的延误诊治与患者因素显著相关,临床观察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显著增加阑尾炎病情的延误诊治,所以应加强对普通人群一般医学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早期诊治。

  3.2  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手术操作时间长,切口暴露于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污染切口的机会多;同时手术操作牵拉、挤压,加重了切口局部缺血和缺氧,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切口周围组织的抗菌能力下降。因此,术前力求明确诊断,对怀疑诊断者可探查切口,切口要暴露良好,便于操作;对操作者要求技术熟练、轻柔等,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感染。Chatwiriyacharoen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术后直接缝合切口比延迟性缝合切口的感染率显著降低[3],这说明切口暴露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本院的临床资料也支持这一点。

  3.3  采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 

  腹膜外翻保护切口的方法是先在腹膜开一小切口,吸尽脓液,再扩大切口,将腹膜外翻钳固定在护皮巾上,掩盖保护切口,减少腹腔脓液污染切口各层,因腹膜层血运丰富,抗炎能力强,可减少切口感染;而常规护皮极易使切口各层被腹腔脓液污染,增加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从临床资料分析,常规护皮切口感染率为8.6%,而腹膜外翻保护切口切口感染率为0,确实显著地降低切口感染率。

  3.4  改良缝合腹膜[4] 

  完全缝合腹膜会导致腹膜和肌层之间遗留死腔,造成肌层间隙渗液积蓄,从而有利于细菌繁殖,使切口出现感染;本院采用改良缝合方法,只在切开腹膜中间关闭缝扎1针,渗出液可以通过未缝合的腹膜切口流入腹腔,由于腹腔的吸收能力比较强,可将渗出液吸收,降低了切口的感染率,经随诊不会引起腹腔内容物与腹壁粘连。

  3.5  双氧水冲洗切口 

  Carlos等[5]研究表明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比不冲洗者感染率明显下降,因此术后冲洗切口对预防感染很有必要。本院前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感染率为6.0%),后改用双氧水效果更好(感染率为0.8%,P<0.05)。穿孔阑尾炎引起的腹腔积脓,手术时易污染切口各层组织,而双氧水为强氧化剂,用它冲洗切口,更有消毒、防腐、除臭及清洁作用。

  3.6  引流口另行戳口 

  穿孔阑尾炎,腹腔污染。术后渗出多,引流液中细菌多,如原切口安放腹腔引流物因切口各层较松弛,易受引流液污染。如在切口下方腹壁另行戳口安放引流,因新戳口各层结构紧密,可避免了原切口引流的弊端,减少了切口感染。资料中,经原切口安放引流感染率高达66.7%,而另行戳口引流感染率仅为3.3%,明显优于前者。

  3.7  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以厌氧菌感染为主,文献表明[6]阑尾切除术后伤口感染中厌氧菌感染占75%。甲硝唑的抗菌机制在于透过细菌的膜壁,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抑制细菌的核糖和蛋白质合成,它对革兰阴性类杆菌、梭杆菌、革兰阳性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有显著抗菌活性,文献分析及临床试验认为阑尾炎厌氧菌对该药稳定敏感[7,8]。因此本院在阑尾切除术前术后应用甲硝唑,结果使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34.

  2  Nanda K. Robinson S,  Sarath CS, et al.  Delay in surgery for acute appendicitis.ANZ Journal of Surgery,2004,74(9): 773.

  3  Chatwiriyacharoen W.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post surgery in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 J Med Assoc Thai,2002,85 (5):572-576. 

  4  王富强,张琳. 部分缝合腹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746例. 洛阳医专学报, 2000, 18(4):315.

  5  Carlos R, Cervantes-Sánchez, Rafael Gutiérrez-Vega, et al. Syringe pressure irrigation of subdermic tissue after appendectomy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00,24(1):38-42.

  6  孙萌,杨敏华,胡奇儒,等.96例阑尾炎的厌氧菌分析.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5,8(2):99.

  7  Wills AT,Fiddian RV.Metronidaz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anaerobic infection.Sutgery,2001,93:174.

  8  沈立荣. 甲硝唑在普外科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实用外科杂志,1991,11(12):625.

  作者单位:  516600  广东汕尾,汕尾市城区东冲卫生院
        516400 广东海丰,海丰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邓  锋)

作者: 黄凌峰,陈娘宝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