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7期

血糖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相关性。为探讨血糖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本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了高血压及合并血糖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72例,患者血压控制较好,年龄60~82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并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生活方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糖尿病人数明显增加,目前认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相关性。为探讨血糖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本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了高血压及合并血糖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72例,患者血压控制较好,年龄60~82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并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组(26例),糖代谢异常组(26例),血糖正常组(20例)。高血压均为2级以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不伴有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吸烟史等。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口服一种或两种降压药物(络活喜、寿比山、依那普利),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1.2  方法  采用双盲的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情况。患者取平卧头仰位,分别检测双侧颈动脉起始2cm,距颈总动脉分叉1cm处,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1cm处,检测血管内径、壁厚、内中膜厚度、内膜斑块和狭窄程度。为避免个体发育差异,故采取内中膜厚度/内径比值作为比较参数,同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统计其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定量资料采用F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楚的显示颈动脉壁的状况。72例患者中2型糖尿病组有2例发现颈内动脉闭塞,3例存在局部50%以上狭窄,糖代谢异常组1例发现颈动脉存在局部50%以上狭窄,其余狭窄均<25%。颈动脉病变以内膜斑块形成最常见(85%),斑块面积多大于2.0mm×2.0mm。斑块多发生在颈总动脉膨大分叉处及其邻近部位(90%)。颈动脉斑块发生数、内中膜厚度/内径随血糖的增加而升高,3组间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3组间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当前,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老年人同时合并有多种疾病的比率更高,使之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高血压使血流的切应力及血流搏动过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等活性物质增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内皮下层增厚,平滑肌细胞肥大、增殖,甚至纤维化。这些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本试验表明,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内膜斑块发生率较血糖正常组明显增高,与文献报道一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内膜斑块面积增加和全身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相关。颈动脉位置表浅,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2型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常伴随血脂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蛋白的氧化等危险因素所造成血管损伤,病变主要累及动脉内膜,引起内膜中层增殖变厚,泡沫细胞堆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包纤维帽与血循环分隔。因而加速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随着斑块的发展导致管腔狭窄,所支配区域的血流不足,一旦斑块破裂脱落,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本试验中2型糖尿病组有2例发现颈内动脉闭塞,3例存在局部50%以上狭窄,糖代谢异常组1例存在局部50%以上狭窄。因此积极控制血糖可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 050011 河北石家庄,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科

    (编辑:若  木)

作者: 赵勇军,霍猛,张 刚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