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7期

肝细胞病变酶学检验的意义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肝细胞损伤后细胞内的酶释入血清,可致血清中相应的酶含量增高,酶从细胞内释出的速度很快,故检测血清酶活性有早期诊断价值。谷丙转氨酶(GPT)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内,谷草转氨酶(GOT)则除胞浆外,也见于线粒体内,位于胞浆内的GPT较易逸出,故一般肝损害时,GPT的升高大于GOT的升高,但在酒精性肝炎时,由于线粒体明显......

点击显示 收起

  肝脏是含酶类最丰富的组织,细胞内酶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浆酶的浓度(甚至二者比可达100000:1)。肝细胞损伤后细胞内的酶释入血清,可致血清中相应的酶含量增高,酶从细胞内释出的速度很快,故检测血清酶活性有早期诊断价值。本文就用于诊断肝实质损害的几种酶作一简要评价,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  转氨酶  

    转氨酶反映肝实质性损害的重要指标。谷丙转氨酶(GPT)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内,谷草转氨酶(GOT)则除胞浆外,也见于线粒体内,位于胞浆内的GPT较易逸出,故一般肝损害时,GPT的升高大于GOT的升高,但在酒精性肝炎时,由于线粒体明显损伤,GOT的升高明显大于GPT的升高。但GOT的特异性不如GPT。GOT/GPT比值可作为肝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轻度损害时比值小,严重损害时比值大。比值为1.2~2.26时,常为暴发性肝炎;而比值<0.06则预后较佳[1]。

    2  碱性磷酸酶(AKP)  

    此酶是多源性的,正常人血清中的AK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测定AKP的主要价值在于诊断胆汁郁积和肝内占位性病变,尤其癌肿。AKP高于正常4~5倍时,高度提示胆汁郁积性黄疸。

    3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肝内含丰富的LDH,肝病时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均可引起血清中LDH活力的升高,但其灵敏度稍逊于ALT,LDH同工酶的变化比LDH总活力更有意义[2]。

    4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  

    急性肝炎时无论有无黄疸,血清GPDA仅轻度升高,且恢复正常的时间快。慢性肝炎或肝硬变时异常率低于急性肝炎患者。原发性肝癌病人GPDA活性升高的阳性率在57%~100%之间,平均活性多在对照值的2倍以上。继发性肝癌病人GPDA活性升高的阳性率可达87.5%,酶活性均值在对照参考值3倍以上。

  近年来,肝功能的酶学诊断迅速发展,许多与肝脏代谢相关的酶,其中不乏为肝实质损害的重要指标,本文只是简要探讨了上述几种。酶学诊断还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待与同行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博琦.肝功能试验评价座谈会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985,24(4):233.

    2  许绍辉.用于诊断肝实质损害的酶及同工酶.中华肝病学会肝脏病杂志,1994,2(10):57.

     作者单位: 1 110034 辽宁沈阳,武警辽宁边防总队卫生处

    2 110034 辽宁沈阳,武警辽宁总队医院

   (编辑:余  强)

作者: 罗英杰,韩忠学,王瑞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