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7期

针灸、推拿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脑卒中主要是指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血管堵塞、狭窄或者破裂,造成部分脑组织的损伤,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称为中风及其后遗症。有资料表明,脑卒中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尤为多发,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

点击显示 收起

  脑卒中主要是指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血管堵塞、狭窄或者破裂,造成部分脑组织的损伤,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称为中风及其后遗症。本病具有发病急,来势凶的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有资料表明,脑卒中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尤为多发,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当今脑卒中治疗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11月~2006年4月本科共收治脑卒中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名,通过针灸、推拿治疗,使患者得到了更佳的预防效果,基本上使他们达到了生活自理的水平。

    1.2  方法及操作

    1.2.1  方法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早期,将病人的肢体置于功能位,维持其合理体位,并被动活动其肢体,这个阶段的治疗以预防其肢体挛缩畸形为主。在恢复期着重肢体功能的恢复,在软瘫期应用抗痉挛体位,主被动运动其肢体,多种感觉刺激促进其肢体、多种感觉刺激,促进其神经肌肉的恢复。在痉挛期以防止其肌肉松弛为主。在恢复期以病人的肢体活动为主。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治疗是为了配合病人的一般起居生活,以便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1.2.2  操作

    (1)取穴:患侧肢体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内庭等。

    (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侧上、下肢,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施以慢提插手法,在肩、曲池、髀关、足三里等穴连接G6805-I型电针仪后输出电极,选择5~10Hz频率交替的等幅度疏密波刺激,强度以肢体轻微颤动,患者不痛击为宜,每次持续30min,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

    (3)推拿:以点、按、、揉、压等轻柔手法,配以运、抖、搬手法。每种手法操作3~5min,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具体疗程数视患者病情而定。

    2  讨论

  脑卒中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使其具有较好的独立生活能力。本病急性期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治疗应早期介入,在肢体功能康复的各个时期针灸、推拿,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再生,对因脑部缺血而损伤的神经起到再生和重塑的作用。

     作者单位:134000 吉林通化,通化市中心医院

   (编辑:邓  锋)

作者: 狄伟志,赵芳,佟 威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