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9期

子宫破裂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1993年5月~2000年5月,诊治子宫破裂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33岁,均为经产妇,产次2~6次,足月妊娠者5例,中期妊娠者1例,缩宫素引产5例,自发性子宫破裂1例,胎儿体重1000~3800g。...

点击显示 收起

  1993年5月~2000年5月,诊治子宫破裂6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33岁,均为经产妇,产次2~6次,足月妊娠者5例,中期妊娠者1例,缩宫素引产5例,自发性子宫破裂1例,胎儿体重1000~3800g。

    1.2  发生时间与部位  6例患者均发生在分娩期,第一产程4例,第二产程2例。破裂部位:子宫下段5例,其中累及宫颈3例,宫体1例;完全破裂4例,不完全破裂2例。

    1.3  破裂发生的原因  子宫瘢痕破裂1例,子宫瘢痕为前次子宫体部剖宫产术所致,破裂距前次手术时间为4年,5例下段破裂为应用缩宫素引产所致。

    1.4  症状与体征  子宫破裂前均表现一定的先兆征象,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肌力改变6例,病理性缩复环3例,痉挛性宫缩2例,血尿1例,腹壁易触及胎体1例,无征象1例。

    1.5  处理及预后  6例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因破口较大,失血过多累及宫颈行子宫全切术者1例,行子宫修补术加绝育术者3例,行单纯子宫修补术者2例,术中输血600~2000ml,6例患者无1例死亡,胎儿死亡4例,新生儿存活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6.7%。

    2  讨论

    2.1  子宫破裂的原因  (1)梗阻性难产:先露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下段过度伸展变薄发生子宫破裂;(2)损伤性子宫破裂:手术助产、暴力腹部加压助产;(3)瘢痕子宫、曾行剖宫产术、分娩期因宫腔内压力增高或子宫收缩致瘢痕破裂;(4)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缩宫素、前列腺素以及其他子宫收缩药物,致使子宫强烈收缩造成破裂[1]。本资料统计,应用缩宫素引产破裂占83.3%(5/6),应引起临床医生充分重视。

    2.2  子宫破裂诊断  子宫破裂前大多有先兆征象,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则能减少母婴死亡减轻母体损伤。本组病例的征象以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胎心改变多见,因此,密切观察产程是预防子宫破裂最基本的办法。

    2.3  子宫破裂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  一旦确诊子宫破裂,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从速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尽量行子宫修补术,对已有子女患者同时行绝育术,对病情严重或子宫无修补可能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但破裂口延伸到子宫颈可行子宫全切术。另外,术中应注意探察子宫周围脏器有无损伤,以便及时发现和修补。

    2.4  子宫破裂预防  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及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正确处理产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警惕并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先兆子宫破裂,并及时处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缩宫素引产时应专人守护或监护,按规定稀释剂量静脉缓慢滴注,严防子宫发生过强收缩。6例子宫破裂中,5例缩宫素应用所致。因缩宫素主要作用是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但子宫收缩强度及其性质取决于子宫生理状态和用药剂量,孕末期子宫敏感性达高峰,对子宫体兴奋作用较强[2],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按常规给药。

    【参考文献】

    1  乐杰.实用妇产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

    2  高芹.子宫破裂14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1):133.

    作者单位: 453500 河南原阳,原阳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侯爱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