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2期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囊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随着介入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妇科疾病的诊治增添了新的手段。我院于2005年12月~2006年8月开展了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囊肿4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5例均为已婚住院患者,年龄30~45岁,其中单纯性囊肿30例,巧克力囊肿10例,盆腔脓肿5例,最大囊腔11cm×8cm×7cm,最小6cm×5cm×4cm。2治......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介入超声在妇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妇科疾病的诊治增添了新的手段。我院于2005年12月~2006年8月开展了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囊肿4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均为已婚住院患者,年龄30~45岁,其中单纯性囊肿30例,巧克力囊肿10例,盆腔脓肿5例,最大囊腔11cm×8cm×7cm,最小6cm×5cm×4cm。

    1.2  治疗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400-RRO Serie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358型腹部探头,频率3.5MHz,18~21G穿刺针。穿刺前查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行常规腹部超声诊断,确定囊肿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穿刺前行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以18~21G PTC针穿刺囊肿所在部位,单纯性囊肿抽吸囊液至尽,再向萎陷的囊腔内注射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囊腔至乙醇呈褐色。巧克力囊肿从囊腔抽出咖啡色液体,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囊液变清,再用无水乙醇反复冲洗后抽出乙醇。如从囊腔抽出液体为脓性,用50ml注射器抽净脓液,甲硝唑盐水冲洗脓腔至脓液转清,然后注入庆大霉素16万~24万u。抽出液行常规和细胞学检查,同时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术后辅以广谱抗生素和甲硝唑静脉点滴,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术后1周B超复查,1~3个月随访再行B超检查。

    2  结果

    30例单纯性囊肿及10例巧克力囊肿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抽出囊液后,囊腔旋即消失,再以无水乙醇反复冲洗,穿刺过程中无1例发生出血、明显不适等并发症。本组病例经1~3个月随诊观察未见复发。5例盆腔脓肿,有3 例一次穿刺抽净,未见复发,2例因脓液粘稠抽吸困难,一次穿刺无法抽净脓液,脓腔注入甲硝唑盐水和4000u的α-糜蛋白酶(液体量为抽出脓液的1/3),1周后行第二次穿刺,1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45例患者,一次穿刺治愈率为96%,2次穿刺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3.1  临床价值  盆腔囊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前多采用手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长且易复发,疗效不十分满意[1]。近年来,由于超声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因其创伤小,快速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已成为目前治疗盆腔囊性包块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且可多次重复操作,避免了剖腹手术及其带来的副作用。此外,穿刺还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尤其对曾行手术治疗而复发、盆腔粘连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是理想可行的办法。

    3.2  注意事项  穿刺时应尽量抽净囊液,以免复发。对多房囊性包块,可逐个穿刺抽吸囊液,尽可能一次抽净。少部分病例若1次无法抽净,可在1周后行第二次穿刺,间隔不宜过长。随着囊液的抽出,囊壁随即塌陷,囊腔缩小,易导致针尖与囊腔错位、脱出,因此注意随时调整穿刺针的深度与角度,以与利于抽吸。对于盆腔脓肿、脓液粘稠、抽吸困难者,可用甲硝唑盐水加α-糜蛋白酶脓腔注入,保留3~5日后再次抽吸,效果较好。

    总之,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囊性包块,可避开血管和其他脏器,操作安全、简便、准确,抽吸充分,治疗效果好,疗程短,避免了剖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丽云,孟英奇,刘颖.彩色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7):437.

    作者单位: 434000 湖北荆州,荆州市中医医院B超室

   (编辑:邓  锋)

作者: 王蓉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