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3期

心肌梗死的46例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笔者临床治疗46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3~2006年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2治疗方法(1)抗凝疗法。...

点击显示 收起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笔者临床治疗4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6年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48~66岁,平均57岁。

    1.2 治疗方法 (1)抗凝疗法。常用的国产尿激酶(UK)、进口的链激酶(SK)和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UK用量为2.2万u/kg,溶于葡萄糖溶液在30min内静脉输入。SK用量为150万u,溶于葡萄糖溶液在1h内静脉输入,为预防SK引起过敏反应,可先给地塞米松静注。rt-PA总量为50mg,其中8mg静脉缓慢注入,其余42mg在90min内静脉输入。(2)辅助抗血小板和肝素治疗。溶栓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每日300mg,3日后改为50mg。应用UK或SK的患者考虑合用肝素,开始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h 1次,持续5~7天;应用rt-PA必须合用肝素,用rt-PA前静脉注入肝素5000u,以后持续800~1000u/h r,48h后继以7500u皮下注射,每12h 1次,共5天。注意监测AC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3)预防严重心律失常: ①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应用阿托品治疗;②使用利多卡因,防止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产生。(4)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律、心率、呼吸、胸痛及患者全身情况。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卧床2~4周后逐渐起床活动,病情严重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保证足够睡眠。保持大便通畅。(5)给予止痛:①应用镇痛剂,如吗啡、杜冷丁等;②应用复方丹参;③针刺止痛。(6)输液,给予能量合剂、极化液。(7)下列情况考虑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①大面积心肌梗死伴有明显炎症反应表现者;②休克时与升压药合用;③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④持续顽固的心绞痛,治疗难以缓解。(8)预防和治疗心源性休克。对有休克倾向者,积极镇痛给氧,加用皮质激素。已出现休克者:①给予独参汤、参附汤或四逆汤;②补充血容量;③纠正酸中毒;④使用升压药。(9)其他并发症的治疗。如出现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室壁瘤等并发症,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

    2 结果

    效果良好,46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平均疗程30天。临床追踪,46例患者中,有6例60岁以上患者间歇发作心绞痛,无再发心肌梗死病例。

    3 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抗凝剂和血小板抑制剂的目的为:①预防早期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降低死亡率;②预防心室附壁血栓及动脉栓塞的发生;③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④预防心肌梗死晚期的再梗死和死亡。对于有出血倾向,有活动性的溃疡、脑出血病史,血压高于180/110mmHg,严重肝肾疾病及癌症病人等应忌用。急性心肌梗死后,要注意二级预防,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应用血脂调节剂,以防再发。恢复期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潘生丁50mg,每日3次,有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梗死作用。广谱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抵克力得有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凝血因子等作用,可预防心肌梗死后复发,剂量为250mg,每日1~2次,口服。病情稳定并无症状,3~4个月后,体力恢复,可酌情恢复部分轻工作,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情绪紧张。


作者单位:1 161031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铁路医院 2 161041 黑龙江齐齐哈尔,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

作者: 郑委,律清丽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