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9期

5例指(趾)甲下血管球瘤的误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指(趾)甲下血管球瘤由于甲下血管球瘤发病率低,在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我院近7年来收治5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均辗转几家医院,反复诊治无效后,来我医院予以系统诊治,辅助病理才得以明确诊断,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2误诊的疾病误诊为甲沟炎1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雷诺征1例,指骨表皮样囊肿1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指(趾)甲下血管球瘤

  由于甲下血管球瘤发病率低,在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我院近7年来收治5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均辗转几家医院,反复诊治无效后,来我医院予以系统诊治,辅助病理才得以明确诊断,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1例为男性患者,年龄40~50岁,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34~72岁。

    1.2  误诊的疾病  误诊为甲沟炎1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雷诺征1例,指骨表皮样囊肿1例,内生软骨瘤1例。

    1.3  延误诊期的时间  5例从发病到最终确诊,5个月确诊者1例,1年以上3例,2年以上1例。

    1.4  患病的部位  拇指、示指、环指各1例,趾2例。瘤体均位于甲根部或甲沟角处,均为单处。

    1.5  疼痛的特点  均以局限性疼痛就诊,呈刺痛或烧灼痛,触痛,遇冷时加重。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因右足趾疼痛并向右小腿放射1年,加重2个月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既往史:1年前曾因脓性趾炎,行切开引流术。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觉右趾疼痛,为刺痛,烧灼痛,并向右小腿发射,时好时发,夜间、冬季发作频繁。体检:直腿抬高试验右50°(+),加强试验(±),腰4~5间隙压痛,无反向痛。外院辅助检查:常规摄片,右趾骨质轻度溶骨性破坏;腰椎间盘CT示:腰4-5椎间膨隆。初步诊断:(1)腰4-5椎间盘突出;(2)右趾骨骨髓炎。给予抗炎辅以腰椎对抗牵引,口服消炎痛、氟美松等药物,症状逐渐缓解。于2006年6月份,右趾疼痛加重,压痛剧烈且敏感,遂来我院诊治。入院检查:右趾无肿胀,右趾甲床下有紫蓝色斑点0.5cm×0.5cm,压痛明感,遇冷时加重。遂诊断;右趾甲床下血管球瘤。治疗方式:拔除部分趾甲+瘤体摘除。术中拔除部分趾甲,甲床下见0.8cm×0.6cm为紫蓝色肿块,有完整包膜。病理报告:切面上可见到多数血管,似血管瘤,镜下瘤体主要由数层似上皮样细胞的球体细胞组成,其大小一致,核圆形,并可见衬以一层内皮细胞的小血管腔。病理诊断:血管球瘤。预后,随访1年症状、体征消失。

    3  讨论[1,2]

    血管球是成年人仅有的一种动、静脉吻合结构,在组织学上有下列成分:(1)输入小动脉;(2)吻合血管;(3)原始集合静脉;(4)小球内网状纤维;(5)色囊。在吻合血管外层有环形和纵形的肌层,肌细胞间有血管球细胞,这种细胞借其收缩而节制,由动脉流入静脉的血量血压以调节各部及全身的温度。但血管球瘤本质上为血管球的错构瘤,因而在病理上血管球瘤反常地调节局部温度,产生了间隙性或持续性疼痛,呈灼痛、刺痛、剧烈压痛、邻近部位放射痛,冷敏感,透过皮肤或指甲可看到紫色或蓝色肿瘤等一组临床表现。本病虽在临床上少见,但患者症状严重,极易误诊或漏诊,多数患者由于病程较长,病人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痛苦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等。究其误诊的原因:(1)该病临床少见,医务人员对此病的认识不够,思维不开阔,易误诊为甲沟炎、腰椎间盘突出、雷诺征,甚至指(趾)甲骨髓炎,而贻误治疗;(2)目前甲床下血管球瘤的诊断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即使X线示有少量的溶骨性破坏,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指骨表皮样囊肿、末节骨骨髓炎等,由于瘤体较小,CT检查难以发现。MRI对甲床下血管球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其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推广;(3)该病以局限性疼痛为主,触痛明显,与寒冷有关,口服普通的消炎镇痛药,症状稍有控制,易误导患者不进行继续检查或治疗,导致病程延长。减少误诊的措施:仔细追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拓宽思路,特别是当与普通常见病症状不相符时,应该想到此病,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448-2450.

2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卫生出版社,1996,547.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224742 江苏建湖,建湖县冈西医院

作者: 花元春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