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0期

周围型小肺癌中血管切迹征的CT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中血管切迹征的CT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顾了36例肺周围小结节的CT征象及病理结果。结果其中显示血管切迹征19例,病理证实分别为腺癌、鳞状细胞癌、乳头状腺癌、肺泡细胞癌和结核球。结论认为CT像上血管切迹征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中血管切迹征的CT诊断价值。 方法 本文回顾了36例肺周围小结节的CT征象及病理结果。结果 其中显示血管切迹征19例,病理证实分别为腺癌、鳞状细胞癌、乳头状腺癌、肺泡细胞癌和结核球。结论 认为CT像上血管切迹征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肺肿瘤; CT诊断; 病理学

  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和对肺癌血供认识水平的提高,肺癌和肺血管的关系重新得到评价。通过3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病理对照研究,认为血管切迹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肺周围小结节36例,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34~79岁。病理结果:鳞癌9例,腺癌14例,乳头状腺癌4例,肺泡癌2例,结核瘤5例,纤维硬化型血管瘤1例,肺囊肿1例。CT机为美国GE公司CT/e螺旋CT,24例做常规肺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12例做高分辨率薄层病灶扫描和骨数字重建,层厚2mm,层距2mm;扫描条件160mA/120mV,曝光时间2s,扫描时间4.8s。

    将术前CT片与部分病理大切片进行比较,镜下观察  与肿块相连的肺血管壁和血管进入肿块的切迹点。由于      CT扫描的层面和角度不相同,CT像上的血管切迹在同一层面的不同窗宽和窗位呈两种形态:(1)肺窗异常的单支血管直接与肿块相连;(2)纵隔窗相应异常血管进入肿块的切迹,分为浅切迹及深切迹。笔者将2mm 以下的切迹划为浅切迹,2mm以上的切迹划为深切迹。

    2  结果

    36例肺周围小结节CT显示边缘切迹征19例。小肺癌18例,肺窗显示异常血管最大宽径6.3cm(腺癌),最小宽径2.6cm,纵隔窗显示浅切迹12例,深切迹6例,其中最大切迹深度腺癌4.9cm,鳞癌4.0cm,浅切迹最小深度1.1cm,乳头状腺癌和肺泡细胞癌切迹深度介于两者之间。普通CT扫描(10mm层厚)对于浅切迹小于1.5mm显示不够清楚,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后的骨数字重建图像清楚而准确的显示血管切迹征。

    CT像上显示的周围型小肺癌血管切迹征阳性者18例,经病理证实为腺癌9例,鳞癌6例,乳头状腺癌1例,肺泡细胞癌2例。29例小肺癌此征象阳性者18例,病理标本上出现异常血管者21例。显微镜下观察,异常的血管包括供血的细支气管动脉19例,异常增粗的静脉血管2例。供血的动脉主要为中小动脉和微动脉,动脉血管壁显著增厚,管腔变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多半在癌巢的间质内走行,部分血管内可见癌栓。其中4例可见细支气管血管周围的纤维鞘增厚,在近病灶端可见散在癌细胞浸润。

    3  讨论

    在本文的CT-病理对照中,血管切迹征在肺窗和纵隔窗正相关。肺窗显示异常增粗的血管与肿块相连,纵隔窗显示相应血管进入肿块的切迹。血管切迹征是恶性肿瘤细胞不同程度地直接破坏血管壁,首先累及血管外层结缔,进一步侵犯肌层和破坏弹力膜或是由癌细胞的刺激使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切迹征在肺窗的异常血管宽径大于纵隔窗相应切迹的深度,这是由于CT扫描时的部分容积效应的原因。本组肺窗的异常血管宽径都较纵隔窗的切迹深度大1.5mm以上。病理观察表明,血管切迹征的形成与肺癌内的中小动脉、微动脉形成粗大迂曲走向的血管向肺癌组织内或向包膜伸入、分支呈支角或不规则螺旋状伸展有关。本组1例结核瘤的血管切迹征与肺癌不同,病理为细支气管动脉鞘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并有纤维组织增生。肺窗显示为粗大的异常血管,纵隔窗显示为深切迹,双窗的差异为3.0mm,而且3cm以下的良性结节的发生率不高。

    本组36例肺周围小结节的CT-病理对照结果表明,血管切迹征在CT像和病理标本上仅见于肺癌周围组织带的异常血管,而对于肺癌的组织类型无特异性。高分辨率CT加骨数字重建有助于清楚地显示切迹征。因此,血管切迹征是鉴别周围型小肺癌与肺内良性结节的一个有价值的CT征象。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152500 黑龙江铁力,铁力市人民医院CT室

作者: 袁超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