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3期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依法执业认知调查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近年来,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诚信经营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群众以及媒体的关注,诚信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是医院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发展方向的制订者和掌舵人,他们的依法执业知识和态度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优劣起着至关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

    近年来,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诚信经营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群众以及媒体的关注,诚信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是医院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发展方向的制订者和掌舵人,他们的依法执业知识和态度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执业能力。作为市所资助课题的子项目,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6年9~10月份对辖区内的10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26名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对其中的16人进行深入访谈。希望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影响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深层人为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特别是培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市闵行区10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26名管理人员(设置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对其中1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1.2  研究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由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设计,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性问题。调查表的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对其中16人开展个人深入访谈。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数据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A9.1.3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PROC univariate和PROCtabulate命令进行统计描述。

    2  研究结果

    2.1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管理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10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管理层以男性居多(65.38%),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76.92%),最高学历为大学的占到了53.85%,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到65.39%,医学相关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达到73.08%。但结果也显示:34.62%的被调查者无任何的医学背景,80.77%的被调查者无任何学位。定性研究显示,绝大多数(78.26%)被调查者都是工作后通过函授/夜大/网络等形式完成医学专业学历,仅21.74%的被调查者接受过全日制高等教育。另外,访谈还提示,32%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效益是首先考虑的管理问题;8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医院的经营状况不好,经济压力大。表1  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阶层的一般特征构成
  
  2.2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管理层的依法执业知识掌握情况  笔者采取综合评分法来测量管理人员的依法执业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共15道问题,每答对一题加一分,答错不加分,之后将总分转化为百分制(0~100)。综合评分结果,均值为52分,最低分为33,最高分为73,其中60分以上的人数为12,占46.15%。

    单项依法执业相关知识的回答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管理层对相对比较“概念化”的问题答对率相对较高(答对率高于80.77%)。多数管理人员对什么是校验、校验周期多长、什么是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登记记录保存多长时间、什么是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问题的答对情况较好,概念相对清楚。

    但是同一类问题,一旦具体化后,答对率就迅速下降。例如,几乎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机构校验相关案例(暂缓校验期内能否继续对外营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安全1(开展人流服务的医生需要具备哪些资质证书?)、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案例(医院未经许可引进国外新项目按何案由处理?)等问题正确回答率均较低(低于57.69%)。特别是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案例2(是非题:内科医生可以看儿科患者,但儿科医生不能看内科患者)竟然无人答对。表2  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阶层的单项依法执业

    2.3  营利性医疗机构培训需求及培训现状  定性研究结果显示:95%的被调查者认为无论医院管理人员还是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都掌握不足,非常希望得到专门的培训。但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只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医疗机构业已或可以联系培训渠道,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力解决培训问题。可见目前营利性医疗机构法律法规培训需求相当大,目前的培训现状不能满足,急需重视这个问题。访谈的同时,也有一些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提出,“在目前医院起步阶段,人才、资金和设备都很紧张的条件下,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予以关心和帮助,以培训的方式加强沟通”;有的讲,“法律法规肯定得遵守,但希望培训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就像公立医院一样,多关心些”。

    3  讨论[1~4]

    3.1  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关注商业目标的同时,应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从定量调查结果来看,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阶层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医学背景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尚可满足基本的医院业务管理。这些管理人员虽然具体的法律法规掌握情况不理想(答对率低于60%),但必要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意识还是具备的(答对率高于80%)。他们还是知道依法执业的必要性。之所以不良执业行为屡有发生,和医院的经营理念非常相关。营利性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和先行者,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因此,与其他行业一样,将赢利作为商家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医疗机构不同于其他商业行业,它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公益性,完全的“惟利是图”和急切的“收回成本”,将把医学的奉献精神和诚实精神统统抛弃,再加上个别浑水摸鱼者“明目张胆”地欺骗患者,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名声将遭受严惩的危机,调查显示仅5%的管理人员认为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口碑很好,超过63%的自认为口碑很差。

    其实作为投资医疗机构的第一批正规军,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在承受来源社会和成本压力,他们在人才培养、人才流动、技术准入、病人来源等一系列问题上困难重重。因此应当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作为卫生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严格准入、加强监管,提升老板们和管理人员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认识深度,引导他们把“救死扶伤”的公益目的和“赚钱赢利”的商业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让他们明白只有在满足公益目的的前提下再合理的盈利,才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之路,成功之路。卫生部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比如以高端、优质服务为特色的连锁品牌经营。逐步摆脱当前“投资高(盲目引进高端设备),目的低(本研究显示86%的管理人员把目标顾客定位中低收入外来人口)”和“吃不饱(患者数量太少)”的问题。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3.2  加强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依法执业知识培训  根据KAP理论,知识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人员的依法执业知识将显著影响医院的医疗执业行为。管理层是制度指定、管理实施、岗位安排、技术引进、广告开发的主要力量,管理层的依法执业知识、态度是影响医院不良执业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指挥棒方向出了问题,具体行为实施者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次调查中发现10家营利性综合医疗管理人员依法执业知识掌握情况很不乐观,均分只有52分,及格率仅为46.15%。许多管理人员对基本的医政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对于医疗机构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不明确或者一知半解。在这样的条件下,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发生率、举报投诉率逐年增高,就不难理解。

    因此,对医院管理层,特别是医院投资人,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非常必要。当然,培训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和“大棒式”的整场批,这种做法往往容易引起被培训人的敌对情绪,对于培训效果不利,对于构建和谐的监督管理关系不利。多部门联合,量身定做培训方案,逐步改善老板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意识形态,一方面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依法执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握好,让他们对政策稳定性更放心,舍得投资、经得亏损、创得品牌、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政府和群众的满意。

【参考文献】
  1 李梦云.浙江温州民营医院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13(3):144-145.

2 陈天辉,李鲁,马伟杭,等.浙江省民办医院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2,22(2):26-28.

3 夏苏建,徐卫东,胡善联.上海市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及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5):261-263.

4 黄存瑞,梁浩材,陈金华. 中国民营医疗机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57-59.


作者单位:201100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作者: 陆建骅 黄伟栋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