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年第8卷第7期

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18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临床分析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在儿童眼外伤中较为常见,对视力的影响与其并发症有关,青光眼及角膜血染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失明。临床治疗关键是预防继发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现将我院10年来住院治疗的184列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报告如下。前房出血分类及分级:前房出血分原发性和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儿童 挫伤性前房出血 临床分析

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在儿童眼外伤中较为常见,对视力的影响与其并发症有关,青光眼及角膜血染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失明。临床治疗关键是预防继发出血及减少并发症。联合静脉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口服中药,适时采取前房冲洗术,对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现将我院10年来住院治疗的184列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184例,男124例,占67.39%,女60例,占32.61%。全部病例均为单眼受伤,右眼139例,占75.54%,左眼45例,占24.46%;9岁以下40例9~12岁87例,占47.28%,12~15岁56例,占30.43%。

    致伤种类:玩具气枪67例,占36.41%,弹弓伤32例,占17.39%,石块、土块伤41例,占22.28%,球类伤21例,占11.41%,木棍、铁器伤15例,占8.15%,鞭炮伤、爆炸伤8例,占4.35%。前房出血分类及分级:前房出血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前房出血为受伤当时未出血,而以后出血或在原发性出血的基础上再次出血,继发性出血者12例。出血程度按okcala分级[1]:出血占前房深度<1/3为Ⅰ级,有67例(36.41%);占1/3~1/2为Ⅱ级,有85例(46.20%) ;>1/2前房深度为Ⅲ级,有32例(17.39%)。

    1.2  治疗方法  (1)包盖双眼,高枕并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咳嗽、揉眼,防止眶内压力增高致再次出血。(2)高渗脱水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20%甘露醇150~250ml、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0min内滴完。(3)中药治疗:和血止血汤每日1剂,服至前房出血吸收为止。主治功效:活血养血,凉血止血[2]。尤其对继发性出血者效果明显。(4)手术治疗:对血满前房持续6天以上无吸收而眼压正常者,或眼压超过40mmHg,持续3天以上的Ⅱ、Ⅲ级前房出血,裂隙灯下有角膜水肿及轻度角膜血染者行前房冲洗术。

  2  结果

    2.1  出血吸收情况  Ⅰ级出血平均2天吸收,无1例继发出血;Ⅱ级前房出血平均5天吸收;有继发出血12例,其中继发青光眼42例。Ⅲ级前房出血平均12天吸收,其中4例行前房冲洗术。

    2.2  治疗前后视力  见表1。表1  视力恢复情况

    2.3  并发症  184例中并发外伤性瞳孔散大26例,虹膜根部断离17例,玻璃体出血12例,视网膜出血8例,脉络膜裂伤5例,并发性白内障3例,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7例。3  讨论

    前房出血主要来源于虹膜大环和睫状肌撕裂,出血量与破裂血管的数量和管径有关。前房出血的吸收主要通过小梁网和Schlemm氏管及其附近组织等途径。虹膜产生的纤维蛋白溶解酶能把凝固的血块溶解,使游离的红细胞能通过小梁网排出[1,2]。

    挫伤性前房出血因能自行吸收,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尤其继发性出血后果严重,因其易致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本文12例继发性出血中7例血满前房,42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2.83%),视力在手动以上者8例(4.35%)。说明儿童挫伤性前房出血吸收速度较快,但易发生再出血,充分休息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防止继发性出血是减少继发性青光眼和失明的重要措施。

    笔者对儿童挫伤前房出血采用保守治疗为主,以促进出血吸收,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配合中药治疗,预防青光眼、促进房水循环、促进血液吸收作用。地塞米松适时适量的应用可减少炎症,消除小梁支架组织肿胀,有利于小梁网的引流,促进出血吸收。对积血持久不吸收,眼压不能控制和药物治疗失败者,需及时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248-3250.

2 黄健钢.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眼科新进展,1984,4:40.

(编辑:石 岚)


作者单位:844000 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