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年第9卷第2期

脑源性猝死1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源性猝死【中图分类号】R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4-2030(2010)02-0117-021案例摘要某年1月2日晚19时许,张某(女,30岁)因琐事与人争吵被打,约15min后头痛、烦躁,继而出现抽搐、神志不清,随即被送至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21时死亡。尸体检验主要所见:双上肢前臂均见散在片状皮肤出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源性猝死

【中图分类号】  R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10)02-0117-02

  1  案例摘要

  某年1月2日晚19时许,张某(女,30岁)因琐事与人争吵被打,约15min后头痛、烦躁,继而出现抽搐、神志不清,随即被送至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21时死亡。尸体检验主要所见:双上肢前臂均见散在片状皮肤出血;头皮未见损伤,颅骨无骨折,大脑表面脑沟窄而浅,脑回扁而平,冠状切开左右大脑半球,见侧脑室内充满血凝块,第四脑室内见血凝块。心脏重量为720.0g,左室壁厚1.9cm,右室壁厚0.6cm;双肾表面不光滑呈细颗粒状,切面见皮质变薄。组织学检查:大脑实质内有多个大小不等出血灶,部分血管周隙内可见多量红细胞,在两处邻近侧脑室的出血灶内见有血管破裂;脑干中脑水管一侧可见灶状出血,脑桥实质内有多处灶状及片状出血,其中有两处出血灶内均见血管破裂,出血区周围脑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周隙和血管周隙明显增宽;小脑未见异常。心肌纤维大部分增粗,少部分心肌纤维变细;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广泛增生,部分区域可见大小不等灶状瘢痕形成。双肾小叶间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且呈玻璃样变性,肾小球数量减少,部分肾小球萎缩、纤维化以及玻璃样变性,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另见部分肾小球体积增大,相应肾小管扩张,腔内可见蛋白管型。

  2  讨论

  脑源性猝死(简称脑性猝死)是指因颅内血管疾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脑膜炎等)及癫痫等自然性疾病所致的突然发生、急速进展、出人意料的死亡。据资料统计,脑性猝死约占猝死案例的38%,颅内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中自发性脑出血为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自发性脑出血是指因疾病引起的脑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内,与外伤无关。自发性脑出血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出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基底节区为主,其余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瘤破裂,有资料显示,约70%~80%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持续性高血压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继而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因而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加之脑血管壁的结构特点,血管中膜平滑肌不发达,缺乏外弹性膜,为血管破裂奠定了病理基础。因此,当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度疲劳、轻微外力、过冷或过热、暴饮暴食等诱因作用下,可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已有病变的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病人8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故称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寒冷季节发病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30~40 岁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出血者少见。本文案例张某(女,30岁),生前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尸检见心脏重量为720.0g,左室壁厚1.9cm,右室壁厚0.6cm;双肾表面不光滑呈细颗粒状。此次因受轻微外力后情绪激动,出现头痛、烦躁,继而抽搐、神志不清,2h后抢救无效死亡。张某自发病至死亡仅2h病程,发病年龄较为年轻,在国内文献报道中极为少见。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可很快进入昏迷。出血形成血肿压迫局部致对侧肢体出现瘫痪,随着血肿扩大使脑水肿不断加重,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呼吸循环、障碍。高血压性脑出血形态学主要为血肿局部脑组织遭到破坏,周围脑组织受压、坏死,同时伴以严重脑水肿,急剧的颅内压增高可使脑组织移位致脑疝形成而发生猝死;如为桥脑出血,即使出血量很少,也会危及生命。本例张某在生前患有严重高血压病的基础上,因外伤、情绪激动诱发血压急剧升高,使大脑、脑干内多发性血管破裂、出血,脑组织严重破坏,颅内压增高,导致呼吸、循环中枢受压,终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死亡。

  

作者: 安 妮1,王 灿2,辛彩蕊3,张艳苓1,邓小军1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