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5期其他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尤其难治性ITP,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且治疗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我院自1999~2003年共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12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5岁,均经足量泼尼松(1mg/kg)治疗4周以上,血小板仍20×1......

点击显示 收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尤其难治性ITP,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且治疗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我院自1999~2003年共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12例,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6~54岁,平均34.5岁,均经足量泼尼松(1mg/kg)治疗4周以上,血小板仍<20×10 9 /L,并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

1.2 方法 局麻,选用Cobra或RH导管,经皮穿刺插管入右侧股动脉内,沿腹主动脉至脾动脉主干,先显影观察脾内血管分布情况,后以明胶海棉微粒推注栓塞,最终栓塞面积>60%,然后拔出导管,加压包扎穿刺点。

1.3 疗效观察 10例栓塞12h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术后7~10天血小板计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维持正常水平(100~300)×10 9 /L,随访3月,血小板计数的均值仍达214.7×10 9 /L。半年随访,8例血小板计数仍达正常水平均值为187×10 9 /L。2例患者血小板维持(50~80)×10 9 /L。本组2例疗效不佳,术后24h血小板有缓慢上升达30×10 9 /L,第4天达最高峰计数为45×10 9 /L,然后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随后经CT检查证实有副脾。有效病例随访2年有5例复发,其中1例有明确恙虫病感染史。4例复查CT提示脾脏无明显萎缩,1例再次行脾动脉造影示栓塞血管再通,并行第2次栓塞治疗。

1.4 并发症 1例患者在栓塞术中出现低血压休克,经积极抢救好转,12例栓塞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上腹及左腰部疼痛,疼痛剧烈者需要注射度冷丁方能止痛,疼痛持续3~5天。8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37.5~38.9℃。持续1~2天体温正常,1例患者出现左侧胸膜炎。经治疗好转。

2 讨论

脾脏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主要器官,又是破坏血小板的重要场所,ITP患者的脾脏产生此抗体比正常人多,对于泼尼松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术治疗,近20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脾动脉栓塞术代替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避免了外科脾切除手术的创伤及出血,血栓形成,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本组ITP患者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与文献报道一致,栓塞面积达60%以上效果最好,造成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1)栓塞面积不足;(2)副脾存在。造成复发的主要原因是:(1)栓塞血管再通;(2)被栓塞脾脏侧支循环的建立。总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易恢复,并可保留部分脾脏,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若出现复发可考虑第2次栓塞治疗。

作者单位:665000云南省思茅地区医院血液内科

作者: 董进梅 2005-7-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